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04|回复: 5

《白鹿原》就是烙大饼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url=]《白鹿原》:民族史正是党派之间的烙大饼史[/url]                       
                                                                                                2012-03-19 02:42:16                                                                       
                                归档在 博客天下 | 浏览 2146 次 | 评论 3 条                       
                                       
《白鹿原》:民族史正是党派之间的烙大饼史
文/马庆云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被没有死的文联作协的那帮老鬼们推崇的很高,但他们一个一个地却又都不愿意说出其中的奥妙来,乃至《白鹿原》背后的文艺理论著作足够养活大半个中国的“文艺理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研究生来的时候,我也不见一本境内的学术著作好好地以“独立人格”的名义评断一下《白鹿原》。单看着这本小说被推崇的很高,但到底高在何处,却至今没有官面上的学人说一下子,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悲哀,是犬儒时代的标志。
《白鹿原》90年代参选茅盾文学奖的时候,还因为小说里边的政治问题,被审查,最终,作者陈忠实做了极大(“极大”二字用着重号)的妥协——有幸的是,笔者所阅读的《白鹿原》为其没有修改的第一版。且这部小说,一晃又是二十年,才最终出了电影版本,但又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版本,小说精华的部分早已经被删除干净了。这二十年终,老有关键人物出来阻碍小说《白鹿原》向影视作品的“渗入”。时至今日,我能看到的数据显示,《白鹿原》这本小说已经卖出600多万册。但是,一部电影,如果拍出来,它的受众将是几个亿的。这个数字,可能是让某些人物惧怕的。这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这次的电影《白鹿原》注定是一部阳痿之作,而又为何有人担心它可能不阳痿了,同时,也能很好的解释我第一段中的疑问,为何评论界一直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声音出来。
作为一种学术参考,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小说《白鹿原》的艺术价值。
第一,   对上个世纪关中文化与寻常百姓生活的记录。
小说《白鹿原》其实是记录了七十多年,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一直到文革红卫兵挖朱先生坟墓止的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这部小说的价值之一,就是对关中一带,这一时期的“风土人情”的记录。整个七十年,大家都是如何生存的,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在想什么,做什么,吹什么,唱什么。这些东西,是可以被称为民族历史的东西。陈忠实先生用小说所完成的这一价值,与小说中朱先生所修完成的县志的历史价值是一样的。这一价值,对当下或恐影响不大,但可以作为一种历史进行保留——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小说存在的民族历史,是比枯燥的地方志保存的更久远的。小说《白鹿原》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关中民众的生存状态被保留的,这种保留,便是价值所在。
第二,   对党派之间斗争的烙大饼的哲学思考。
陈忠实先生本人是共产党员,但他的小说摒弃了中共建立全国政权初年那帮文人的写作套路,不再一味的歌颂共产党,为“新社会”唱赞歌,而是安下心来,仔仔细细地用小说的方式研究了中国历来的派系斗争,并且艺术地反映到了《白鹿原》的小说中。陈忠实先生借助小说人物朱先生之口,道出了他领悟的真相,无论主义如何,党派斗争,实际上都是拿老百姓来烙大饼,这个派系烙完了,翻个身子,另一个派系又接着烙。从上个世纪初白鹿原的政治斗争,到后来的国共合作并分裂,到内战、抗日又内战,甚至是后来的中共全国政权建立之初的斗争,及至红卫兵时期的斗争等等,都无外乎是个烙大饼的过程,而百姓就是热锅上的饼罢了,这拨儿来了欺负百姓,那拨儿反对的来了翻个身,还是欺负百姓。
《白鹿原》从这一点上讲,是超越了它所处的时代的。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时代里边,《白鹿原》的出现,无疑让这个党大为难受。虽然,小说中对各党派烙百姓大饼的事情,都是不偏不向地来写的,共产党不是东西,国民党也未尝就是好玩意。这也正是《白鹿原》出版之初,便有执政的批评家所批评的那样,政治倾向上是错误的。不是《白鹿原》错误,是犬儒和产生犬儒的时代错了。小说《白鹿原》其实是那七十年里边所有派系之间斗争的一部家史,这些派系不仅仅包括国共,还包括国共之间分化出来的很多势力。
电影《白鹿原》算是我文人自我阉割的一部作品,里边大量删减了这一精华部分,以取得政治立场的正确。但是,至今未见这部电影上映动静的事实,很好地说明着执政党的度量。一个不敢正视自己历史的政党,我们还用过多的评价吗?
第三、对人往何处去的哲学思考。
小说《白鹿原》的精魂在于文人对人往何处去的探究热情。这个“人”包括两个大概念,一个是人的单独个体本身,另一个则是种族、族群、民族的意思。整部《白鹿原》实际上一直在写关中的百姓怎么生存,而朱先生和白嘉轩的生存轨迹,无疑或多或少的得到了陈忠实本人的认可。朱先生是中国文人形象(这一形象,在中国是没有死的,而且在很多文人身上得到继承了),他的人生,应该是“家国天下”的人生;而白嘉轩的形象,则是耕读的农民形象,算是无害人之心的本分的中国人的形象。但我又不完全同意,陈忠实先生认可的人生便是朱先生和白嘉轩样式的——因为,这两个人身上也有问题,也存在辩证,老陈很好的表现了对这一问题的辩证思考。
《白鹿原》里边可以找到各种民族性格的画像。包括小蛾、鹿子霖、黑娃、鹿三等等人物,基本上每个人物都是一种代表性格,都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当然,有一些无良的文艺评论家们说,书中的白鹿精魂是三个人,白灵灵、鹿兆海和朱先生。这明显是扯淡。白鹿精魂,不是固定概念上的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且,“白鹿精魂”在当下看来,也并非就是优秀的,可取的,她只是以往的关中百姓中的一种精神信条罢了,属于一个浓缩的概念。
小说其实正是用这些本来就存在的人物演绎出来的故事,来追问人往何处去的问题,进而想追问种群的去向问题。但是,这个哲学问题注定没有答案,而且不应该有答案,虽然陈忠实先生力图用一些诸如朱先生、白嘉轩等的正面例子给出答案。
如果说《白鹿原》当下最大的意义是什么的话?我想,应该是,让民众看透派系斗争的烙百姓大饼的本质,不再给人斗人以生存的空间了。然后通过这部小说,寻求一种内心的平和状态。内心平和了,才能追求平和的世界。

发表于 2012-3-1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1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恨水后人 于 2012-3-20 19:22 编辑

文学  对于评论家来说    是一种自我认为的评论

对于作者来说   是一种信仰,很虔诚,很认真

这正如严歌苓这么一位旅居海外,名声飞扬的著名作家所说的

有些时候   我还真不愿意那些个评论家来读我的文章   我倒是觉得我的这些个文字是给懂她的人看的

文学 要一种程度  至少是她看得懂   我也就满足了
发表于 2012-3-1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就是文学,还是不要赋予过多使命的好
发表于 2012-9-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贾宝玉的话说:我来迟了!
发表于 2012-9-1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滚床单日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4-28 22:08 , Processed in 0.09448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