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91|回复: 0

京城一场秋雨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今年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9月17日,一场小到中雨引发了北京全城拥堵,市区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刷新了采用限行措施以来最高纪录。许多人顿时愣蒙了,眼看着北京的公共交通发展迅猛,那公交地铁一年增加好几条线路,为什么还不够使呢?难道真是这场秋雨惹的祸?答案:绝对不是!

创纪录的全城大拥堵,其实并非京城的这场秋雨惹的祸,它的真正祸根值得我们思考。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近几年来,城市规模虽在不断扩大,但人口和车辆上升的速度远远大过城市的承受能力。再加车辆超高频率的使用,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更加雪上加霜。

近些年,北京机动车,特别是私人小汽车有“三高”特点——即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有相关数据说,最近这10年间北京市机动车年均增长25.1万辆,2009年净增量高达51.5万辆,一年的净增量就几乎与香港机动车保有总量相当。而北京市小汽车在400万的量级上仍然保持如此高速增长实属世界罕见。另外,北京机动车是全球最“累”的,原因是,北京人拿小汽车当自行车使,40%的出行都是低于5公里的短途。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多。而关于高密度聚集,北京市430多万辆机动车的80%以上集中在六环范围内,这与世界城市“中心城区低,外围高”的机动车保有量分布态势恰恰相反。

个人觉得,上面所说的这“三高”正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祸根。交通工具增长、使用频率以及分布严重超出正常范围,城市的交通承受能力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负荷,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交通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如果血液量无休止增多、循环速度过频过猛,城市有限的血管是经不起如此折腾的,频繁过重的负荷肯定会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到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所以,偶认为,9月17日这场由秋雨引发的北京全城拥堵,其真正祸根并非是这场不大的秋雨,这只是个替罪的小诱因而已,其真正的祸根其实是由这“三高”造成的。如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拥堵,大家最好首选绿色出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7-23 13:12 , Processed in 0.07505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