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36|回复: 18

假如所有公民都有一个“二姨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12月23日《成都商报》报道:12月12日,18名复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后获救,一名24岁的警察在救援途中失足坠崖牺牲。据悉,事发时,被困学生曾三次电话报警未果,一名叫施承祖的27岁青年发短信给自己远在上海的二姨父,上海警方随即通知安徽省政府,黄山当地空气骤然紧张。
  “复旦黄山门”,真是一出“悲喜剧”。喜的是学生无恙安全归来,悲的是一名警察因此而献身。而人们应当质疑的是,这位警察的牺牲能不能在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避免?
  “夜不上黄山”,这是经验,当然也是教训,而学生们所遇到的险情,居然是“遇险中最轻的险情”。如此最轻的险情却以“属于国际惯例中的顶级接援级别红色险情应对”。这是不是非常令人感觉诡异?最轻的险情为何要以最顶级的接援红色险情对应?只因某个学生有个二姨夫?
  前有李刚,后有二姨夫,我叔是局长,俺二大爷是厅座,这很好,起码在复旦大学生遇险之后有了个动员上千人、动用230名实地救援人员并付出一条生命的巨大照应。然而,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或者一帮名不见经传的驴友来登山遇险,会得到如此“天网”一般的照应吗?
  三次报警失败后,一个队员想到了上海的亲戚。当时的说法是,他二姨父影响很大,如果向他求助,绝对有效。二姨夫说话,上嘴唇顶着天,仿佛“圣旨”一样管用,无人敢对二姨夫的指令存在半点含糊,那么,二姨夫是何等的通天人物?队员报警时报告了被困的状况,在讨论方位时,黄山方面接警人没有听明白,也没有公开学生的身份,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明白与不明白,双方最清楚,但有一条完全可以肯定,即,假如没有“二姨夫”发“圣旨”,这件事情很可能只是一件普通的游客迷路事件,完全可以从容应对。而当二姨夫“圣旨”一到,事件性质完全改变,变成了行政指令下的“高射炮打蚊子”。前面传消息说有人掉下去了。救援队被要求继续下撤。探险队领队侯盼坚决反对,近50人的队伍多数返回临时营地,13日上午10时,18名驴友安全出山。由此看来,18名驴友所遇到的只是“户外运动中最低级别安全威胁”,而即便是牺牲了一名警察也仍然是次日上午才“出山”。本可以停下的救援行动因为二姨夫的“圣旨”才硬着头皮继续,本可以避免的牺牲因为“二姨夫”的干预而变成悲剧。
  而脱险后学生们感觉又是怎样的?“登协权力”控制、“舆论控制论”以及“迟来的下跪”,黄山景区公安局某派出所所长的愤怒之言:“要是我的孩子,我会当场给他两巴掌……”然而,即便真正给他两巴掌,能唤醒这些道义责任的麻木者吗?再说,给他两巴掌,他二姨夫还不得免你的职,砸你的饭碗呀?
  如果一定要将这起事件完全看成“正剧”的话,恐怕谁都希望上海安徽黄山等地各级政府部门对所有公民都当一个负责任的“二姨夫”,更希望每一个平民都被当成复旦生。


12月12日,18名复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在上海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急切求助下,黄山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

18名被困人员获救,而一名24岁的警察在救援途中失足坠崖牺牲,复旦大学和他们的学生,都陷入了舆论旋涡之中。悲剧发生一周之后,黄山当地对英雄生前的事迹挖掘正在进行,但就领导层层关注的重压之下,如何确保跨区域救援行动的讨论和反思,尚未进行。

黄山集结

3个小时,一条求助短信从上海到安徽黄山,市长、宣传部长、公安局长全部上山,空气骤然紧张

12日晚10点,28岁的黄山景区交警唐军(化名)吃完饭,刚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候,手机响了。

电话是队上打来的,队长命令,18个复旦学生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第一批搜救队已经出发,指挥部命令他们紧急集结,作为预备队准备参加野外搜寻。窗外,大雨下得正紧,他抓起雨伞冲出门去。

唐军赶到云谷寺索道附近的停车场,看见了市长的车。大批官员早已经在现场。云谷寺停车场里已经没有车位,同事们正在紧急指挥车辆沿马路边一字排起了长龙。

一个小时前,黄山防火专业队温泉片区副队长程志强和队员余铁骑也接到了紧急集结令。他们按命令分乘数辆车向云谷寺集结,余铁骑被安排在温泉派出所的警车里,上了车,身边坐着温泉派出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路上,两人聊了几句。他做梦也想不到,几个小时后,他们生死相隔。

从温泉派出所到云谷寺只需要约20分钟。赶到集结地后,发现来自消防、公安、综治队、环保放绳工的队伍也在紧急集结。他们被告知,黄山市长宋国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建军,市委常委、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许继伟,市公安局局长鲍仕魁等早已经到达,前线指挥部就设在云谷寺综合治理办公室3楼会议室。

余铁骑并不知道,3个小时以前的18点26分,来自市里的电话打到了黄山景区110指挥中心和管委会,通报了省政府转自上海警方的求助消息:“18名复旦学生被困黄山,情况紧急。”报警的信息简短,只有几个字。

之前的下午6时许,求救的信息先从上海市政府紧急传到了安徽省政府和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省长王三运、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副省长花建慧都先后作出了批示,命令紧急层层转达,两地的若干个部门都紧张起来。

一个黄山警官事后告诉记者,当命令层层传达到景区时,整个黄山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没有人敢不重视。

“复旦效应”

“夜不上黄山”是惯例,可“被困者是复旦学生啊!”领导层层重视,“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不计条件,不计后果”

公开信息显示,被困队员在上海的亲戚收到他们被困的信息后,查明了孩子和复旦学生一起出行,立即通知了上海警方。该消息被立即上报给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异常高效地转给了复旦大学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徽省公安厅。

复旦宣传部介绍,他们第一时间拿到了被困学生的资料反馈给上海警方。上海调集了直升飞机待命,还派出专业的救援队连夜赶赴黄山。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距报警不到一个小时。

事后,山友讨论这次大规模救援,属于国际惯例中的顶级接援级别———红色险情应对措施。而与之对应,18名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被困,无人受伤。属于遇险中最轻的险情。

同时,黄山脚下的每个派出所都接到了通告。黄山市长立即赶赴黄山后山的云谷寺,成立救援指挥部。晚上20时22分,根据被困队员发出的信息,锁定了求救信息发自云谷寺一号地区。

12日晚8时30分许,从山民中找来的向导也已经就位。现场记者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黄山市长亲自询问向导山里的情况,向导说到了夜里上山的危险性,但指挥部还是迅速下达了连夜突击搜索的命令。从6点26分接警到晚上9点过第一批突击队员出发,一共只有3个小时。

当地山民告诉记者,当地有个惯例,夜不上黄山,更不要说雨夜上未开放的区域。当地警方证实了这个说法。一个参与救援的警察告诉记者,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只要可能危及到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时机。以这次为例,如果白天进山,情况会好很多。但他们面对的情况是,只要各级领导层层重视,一切都不一样了。基本就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不计条件,不计后果。他说,这些被困者身份特殊,复旦大学的学生!万一学生晚上在山上出了事,我们不好交代,领导无法向省上交代,省上无法给兄弟省市交代……

他痛苦地说,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必须牺牲,都只能牺牲警察。“24岁的孩子,父母的独生子。人不在了,网上说要求给老人200万。有用吗?没用!”他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马都是浮云,我有个二姨夫
180400d6pm66cn3donf6fd.jpg
发表于 2010-12-2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CAO他二姨妈!!!!
发表于 2010-12-2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是导弹打蚊子。
中国式的官僚主义。
发表于 2010-12-2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参与救援的警察告诉记者,按照国际上救援的原则:
只要可能危及到救援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救援可以停下等待时机.
发表于 2010-12-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字:权力!
发表于 2010-12-2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皆有规则。
为什么不按照规则行事?
发表于 2010-12-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个事情越挖越深啊
发表于 2010-12-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利能营造气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7-26 00:13 , Processed in 0.13974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