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1|回复: 5

潜山市委、市政府承办”第一届传统村落可持续性保护潜山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后山放歌 于 2019-10-28 17:48 编辑






      峰峦叠嶂,苍松翠竹,白墙黛瓦,青山古祠,丛丛菊花,小桥流水人家……10月26日,在安徽潜山市万涧村——一个保留着400多年历史的杨家老屋、杨家祠堂、杨家花屋等古建筑的传统村落,举办了第一届传统村落可持续性保护潜山论坛,来自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多名专家学者云集此地,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共同探讨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模式问题。
     本次论坛共分为四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村民主体性与外部力量引入、传统村落中的现代设计、传统村落中的社会组织形态、传统村落文化的活化与传承。与会专家以圆桌方式进行探讨,气氛轻松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金三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靳东晓、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静、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总经理张全、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重庆、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郭伟和等在乡村规划、社会学、文化和投融资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讨论。
   “传统村落保护,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前提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明确相关政策要求,既要指出方向又要划定红线。”金三林表示,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乡村文化关系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不论是固化的村落、庭院、宗祠,还是活化的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民间文艺,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情思。
   “适合中国的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道路,是需要保留和维护乡村,但同时提升乡村的生活水平。”张静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像城市国家一样,通过自然城镇化进程取消乡村,消灭农民,任由乡村走向衰败;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不能违背历史规律,逆历史而动,阻止城镇化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农民提升生活水平、教育水平,改进文化环境的追求。
     靳东晓称,传统村落文化活化与传承的载体至少包括建筑、街道等空间载体,山、水等空间环境、风水格局,以及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特色产业;传统村落文化活化与传承的主体包括非遗传承人以及必要的原住民,保护“载体”与“主体”同样重要。
   “尊重村民的主体性是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全说,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村民是传统村落的主人。张全认为,如何构建合理的村落管理架构和运营管理架构是支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让村落中的人更好的生活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命题。
      洪晃指出,保护传统村落不一定要把村民请上楼,而是要给村民造就新的生机,要给古老的村庄新的造血机制。她认为,乡村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引入外部力量,如何在原住民和外来者之间建立信任和共同的经济利益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传统建筑公共性功能的拓展是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方向。”吴重庆提出,乡村社会建设最重要的切入点是公共空间建设,有了公共空间,较大范围的人际互动交流才有可能。
      郭伟和认为,古村落文化是和村民的生计模式结合在一起的,当今古村落文化衰落最大的根源是单一工具理性下的第一现代性发展模式问题,人们逃离乡村、奔向城市、遗失传统。之后提出了第二现代性,即强调个体生命历程的反思性、城乡关系的可逆性以及对传统的发明和尊重。郭伟和坦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在第二现代性理念下,把传统乡村文明再造出来,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完善基础设施,让村民通过传统文明的复兴而能过上体面又尊严的生活。“这才是古村落活化和传承的根本出路。”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不可再生的农耕文明遗产。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从2012年起,国家先后公布了5批共679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拟对这些村落进行重点保护。
      万涧村就是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安徽潜山市,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美丽乡村是其一张靓丽的名片。
      据介绍,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建筑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组成的联合团队在万涧村、绩溪尚村两地开展皖南传统村落保护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尝试以多专业协同的陪伴式规划,综合解决传统村落在规划建筑、社会组织、产业发展、机制建设、文化传承等领域复杂交织的问题,以期探索能兼顾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
      潜山市委书记张劲松、市长梅耐雪出席论坛并发言。论坛期间,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万涧村杨家老屋民俗博物馆、杨家祠堂、杨家花屋青年旅社等传统建筑,详细了解万涧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策划、模式及实施等情况,到杨家大屋山区儿童图书馆参加了由中规院党费定向捐建的萤萤公益书屋开馆仪式。


(文摘: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宏伟      摄影:方春)



P1 梅耐雪市长主持.jpg
P2 嘉宾.jpg
P3 嘉宾.jpg
P4 嘉宾.jpg
P5 嘉宾.jpg
P6 嘉宾.jpg
P8 论坛.jpg
P9 论坛.jpg
P10 论坛.jpg
P11 论坛.jpg
P12 论坛.jpg
P13 论坛.jpg
P14 论坛.jpg
P15 论坛.jpg
P16 论坛.jpg
P17 论坛.jpg
P18 论坛.jpg
P19 论坛.jpg
P20 论坛.jpg
P21 论坛.jpg
P22 参观.jpg
P23 参观.jpg
P24 参观.jpg
P25 参观.jpg
P26 参观.jpg
P27 参观.jpg
P28 参观.jpg
P29 参观.jpg
P30 诗朗诵.jpg
P31 村民演讲.jpg
P32 村民演讲.jpg
P33 风景.jpg
P34 风景.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分期待潜山市委市政府的配套新政出台 ,早日对全市传统村落强有力保护,留住传统,留住乡愁,实现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全面振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9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潜山能够保护古文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了,另一方面我们的腰包有钱了。保护老祖宗一留给我们后人的东西是大孝。这才是数典不忘祖!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1 00:22 , Processed in 0.08215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