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71|回复: 6

皖河古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皖河古韵
在家乡有一条河,叫皖河。她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位于安徽江淮之间,源出皖西南大别山区。大别山自岳西团岭向东南分成四大支脉,东支以潜山的源潭铺与桐城的大沙河流域分界乌石堰以下进入丘陵地带,蜿蜒向东,直抵安庆江边;中间两支自潜山南县三尖岭以下和太湖县城北分别进入丘陵地带,一支抵潜山县北,一支抵王家河;西支自花凉亭以下进入丘陵地带,向南经徐家桥折东直抵武昌湖。这四大支脉构成皖河的三大水系,东为皖水,中为潜水,西为长河,至石牌附近汇而为一,称皖河。最后在安庆的古皖口汇入波涛滚滚的长江之中。
皖河虽然只是一条名气不大的河流,但在我们安庆人心中却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因为她是我们安庆人心中的“母亲河”。她在千万年寂寞流淌中不但用她的博大滋养着两岸的无数古皖儿女,而且还用她的灵动柔美孕育出熠熠生辉的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文化、戏曲文化,对中华文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天柱一峰擎日月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皖河之流潜水与北岸天柱山,遥相呼应、相形益彰,更加凸显出水的灵动,山的厚重,产生出灿烂独特的古皖文化。天柱山,古称“古南岳”。坐落在长江北岸、潜水之滨、安徽省潜山境内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所以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 ,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题诗。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信徒广众。现在早已天柱山名扬天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争相目睹其雄奇险峻、禅诗馥郁。
孔雀东南飞
在皖河之滨天柱山脚下怀宁小市镇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千年不衰感人至深的传说——《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沿梅河西岸向东南行4.5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乡-----焦家畈。在今怀宁县小市镇(古称小吏港)老街东侧的华山岗上可见新修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人们习惯称之为孔雀坟。
如今的焦家畈和小吏港,早已不见当年小吏的踪迹,但从一些老人娓娓的讲述中,从孔雀台、小吏港及一些民间习俗里,仍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焦、刘的怀念,焦刘二人名字早已溶入了这片山川、河流。尽管焦家畈已没有焦家后代,但焦家畈的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小吏港也是因焦仲卿曾是府中小吏而得名。孔雀台更是纪念焦、刘二人的建筑。在如今小吏港的下街,可见当年孔雀台的遗址。
逢年过节,常有本地名角用本土气息浓郁的黄梅戏来继续演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传奇,唱唱“仰头相对鸣,夜夜达五更”等有关焦仲卿、刘兰芝忠贞爱情的戏文。同样,为了纪念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史诗,喝着皖河水长的的一些作家艺术家也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如潜山的张恨水创作的《孔雀东南飞》、潜山人黄梅戏领军人物韩再芬老师经典《孔雀东南飞》等等。遥想当年,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是何等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以至于成了千年演绎的爱情史诗,依旧还在影响着皖河两岸的勤劳淳朴的儿女们!
无石不成班
坐落在长江的北岸、皖河之滨,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集镇,名为石牌镇。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货贿泉流,乃怀宁诸镇之首。建国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石牌作为怀宁县城所在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千年古镇,遐迩闻名。正是商业的繁荣,使得石牌民间戏曲文化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称“戏曲之乡”。波光粼粼的皖河水不仅哺育出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还哺育出了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 “戏曲之乡”丝竹不断,黄梅故里黄梅飘香。
在石牌这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宗师,四大徽班进京,皇帝为安庆艺人精美绝伦的行头、装饰惊叹不已,“安庆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细心的京剧票友不难发现,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辞的发音是与北京方言不相同的,如果你对安庆地区的方言有所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字辞却与安庆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丝竹不断、群星灿烂,使得石牌这座皖河之滨千年戏曲之乡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黄梅飘香
在皖河流域,清新淡雅、歌喉婉转、音韵悠扬的乡土戏曲----黄梅戏,一直在皖河两岸传唱。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她是安徽省汉族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别山地区,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皖江流域的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
在解放前,黄梅戏还主要在皖河流域的本土小戏,以传统的形式由本土黄梅戏艺人在演绎。到了解放后,1954年,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飞入大江南北,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唱句。从此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戏----黄梅戏在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老一辈大师的努力下蜚声海内外、走向世界!先后涌现出了《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白蛇传》、《天仙配》、《女驸马》、《韩宝英》等等作品。
经历文革十年的沉寂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黄梅戏这个在文革被江青成为“黄色小戏”的再次迎来她的春天,并且得到的更加长足的发展。在80年代黄梅戏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 “五朵金花”,她们是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她们受到了广大黄梅戏戏迷的喜爱,为黄梅戏二度辉煌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涌现出了《龙女》,电视剧《严凤英》、《西厢记》、《劈棺惊梦》,舞台剧《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风尘女画家》、《梁山伯与祝英台》、《女驸马》、《红楼梦》、《秋千架》女驸马》,《凤铃》,《孟姜女》等等一大批优秀的黄梅戏作品。
进入新世纪,在黄梅戏新一代的领军人物----韩再芬的努力下,黄梅戏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得以传播,紧跟时代的步伐,继续着黄梅戏的精彩和辉煌。涌现出《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孟丽君》、《桃花扇》等经典作品。
   书香飘溢
   在皖河流域的家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富不丢猪,穷不丢书”。虽然这话说的有点土,但这正是皖河儿女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浓烈的崇文重教、文风馥郁的环境熏陶下,皖河流域走出大批优秀的饱学之士,文人学者,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引领明清文坛三百多年的“桐城文派”方苞、刘大櫆、姚鼐、吴汝纶、马其昶、梅曾亮、管同、姚莹、戴名世、方东树、马其昶,在清朝被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书法大师---邓石如家族、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家族,太湖“四代翰林”的赵朴初家族,章回体小说大家----张恨水,美学大师----朱光潜、邓以蛰,两弹元勋----邓稼先,安徽早期领导人---王步文,长江特聘教授---方精云,三国时期中国著名古代美女——大乔小乔,中国京剧鼻祖、创始人——程长庚,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马兰、韩再芬等等。
    皖河,一条小小的长江支流,千万年来她一直静静地流淌着,波光粼粼的河水透出丝丝久远的古韵,显得格外的静谧、灵动!正是这种静谧和灵动的河水才孕育出了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发表于 2012-4-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河潜水。
发表于 2012-4-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ai  yo  bu cuo o
发表于 2012-4-2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zhi chi
发表于 2012-4-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4-2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比较详细哦!
发表于 2012-4-2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河晓烟杨柳绿    梅城春雨杏花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6 20:32 , Processed in 0.07716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