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61|回复: 0

请《中国经济周刊》停止误导公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9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一篇题为“4万亿投资被赋予象征意义
预计可成就6万亿GDP”的记者采访报道。文章引用国内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对4万亿政府投资蓄意歪曲,竭尽抹黑政府投资对宏观经济作用之能事,读后令人感到如咀蝇蛆,不吐不快。

文章说:“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的4万亿投资中,有1万亿左右是中央政府投资,其余3万亿左右是要用政府投资来带动社会投资。”什么叫做1万亿中央政府投资拉动3万亿社会投资?这分明是主观臆断、胡言乱语。实际情况是,自国务院制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之后,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响应,已公开的地方政府投资累计数以万亿计。这令人相信,政府投资就是政府投资,除了中央政府投资之外,还有地方政府投资,而不是什么社会投资。

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的:“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在未来数年总共带来6万亿以上的GDP”,是这篇文章主要论点。但是,论据在哪里?文章干脆只字不提。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接受该作者采访的“经济学家”模糊了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以及民间投资的界限,才会得出如此与事实严重不符的结论。

在经济学当中,所谓全社会投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主要针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二是针对企业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建筑物的投资,三是针对房地产的投资。严格地讲,前一个是政府投资,后面两个则统统属于民间投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或者是由于政府财力不足而将部分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转交给民间投资,或者是一些由企业经营的项目原本就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范畴,或者原本就应当包括在基础设施范围内的廉租房、国有林区及矿区公屋等被统计到非政府投资的项目当中去,以及诸如此类的原因,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界限容易受到混淆。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政府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是透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间接实现的。那么,中国以往的政府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北京市委常委会11月12日召开会议,部署今后两年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据200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我国将重点构建“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4条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投资10万亿元以上。

不得不批判的一点是,文章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钢明的话说:“如果国家还能以这样的方式给每位农民再补100元,1亿农民是100亿元,10亿农民就是1000亿。这1000亿元人民币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消费拉动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3 02:17 , Processed in 0.07109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