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71|回复: 6

《泥土的升华》之《金紫山情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金紫山情缘


作者:黄骏骑


金紫山下生产的桑皮纸走进了紫禁城,破解故宫修复难题。这不胫而走的消息,源于中央电视台近期热播的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中的一段解说词:故宫大修的样板工程——倦勤斋修复通景画的背纸,来自“安徽省潜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初冬季节,我慕名来到金紫山下的潜山县官庄镇坛畈村,一睹手工制作桑皮纸这千年绝技传人的风采。车过山坳,就感到弥望的金光红叶,醉人心魄。山岭上,沟壑边,路径旁,枫之夭夭,其叶灼灼。穿行其间,整个身心笼罩在一种圣洁肃穆的氛围里。

金紫山下的一条小河旁,有四间土坯房。黑色的小瓦,低矮的屋檐,墙壁经烟熏火燎,更显得沧桑。走进故宫的传统桑皮纸,就是在这不起眼的手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门前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奶奶,正低着头专注地分拣蒸煮过的三桠皮。听说有人来访,刘同焰应声从车间里出来欢迎我们。站在我面前的刘同焰,个头不高,脸膛黝黑,四十岁光景,着轻便夹克衫,憨厚中不失精明。开始采访,显得有些拘谨,一聊起桑皮纸的生产历史、工艺流程,就眉飞色舞。他告诉我们,官庄一带生产桑皮纸,始于汉末,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所以这里人习惯叫它“汉皮纸”。这种纸柔嫩耐拉,不断裂,不褪色,防虫蛀,无毒性,吸水性强。有书画纸、扎钞纸、引药纸等系列。每令一百张,薄厚根据商家应用而定,有二点五公斤、四公斤、四点八公斤不等。主要用于高级包装、制伞、糊篓、修缮等方面。早些时候,销往日本、印度等地,深受客商欢迎。他随手拿出故宫选用的样本纸让我拉。初看上去,白滑细嫩,用手一摸软软柔柔的。我使劲拉拽,怎么也拉不断,平复如初,比土工布还结实,我们都啧啧称奇。刘家祖辈做桑皮纸,到他已是第五代了。他从官庄中学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这门手艺。

在简陋的桑皮纸手工作坊里,刘同焰指着一些原始的生产工具,娓娓地向我们介绍生产流程。剥三桠树皮、出青、晒干、切选、浸泡、蒸煮、中选、腌料、洗涤、踏揉、再洗涤、精选、舂料、压平、踏料、下槽、耘槽、抄纸、湿压、牵纸、晾晒、收边、整理,从剥树皮到成品纸,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时间跨度三个月,复杂程度不言而喻。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马虎不得,有的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比如,桑皮纸的原料是来自官庄、黄柏一带浅山、路边野生的三桠树,且必须在每年的惊蛰之后、清明之前砍伐。纸槽用的水,要用深水井的地下水,河水虽清杂质多。为了使每张纸掀开不粘,还要加上一种药水。我们试探着问,这药水是什么原料加工的,刘同焰诡秘地一笑:这可是秘不可宣的祖传秘方啊!这当儿,作坊里的生产正忙。只见一位打着赤脚的师傅将蒸煮过的原料装进粗布袋里,拿到河沟的清水宕里,用一种特制的木桩,使劲捣洗,发出闷闷的水雷声。刘同焰的爱人正和一位妇女舂料。不一会,石碓上,原料成了雪白的棉絮状。刘同焰和搭档用细如毛发的竹丝编制而成的捞纸帘,在纸槽里捞纸。左右两下,真是神了,纸帘上几乎看不见什么,倒下的却是一张纸。纸的厚度,根据要求的重量,完全靠捞纸工从中悟出道道。千百年的手工造纸术,就这样在他们手中延续传承。

手工造纸,手脚繁琐,一年到头,起早歇晚,吃苦自不待言。刘同焰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对我说,常年在纸浆水里浸泡,一到冬天,手上裂的口子,疼得直钻心。这些年,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造纸艺人,或外出打工,或转行挣大钱,而刘同焰仍舍不得这门手艺,痴痴地、默默地坚守在金紫山下的纸槽边。

“桑皮纸是怎样走进紫禁城的?”我们带着极大的好奇,不约而同地问起这件事。这时,刘同焰把他的黄金搭档余一富隆重推出。余一富,与刘同焰同龄,是表兄弟,两眼炯炯有神,说话慢条斯理,一看就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他从一九八五年就开始跑供销,在全国各地推销桑皮纸。一九九八年,国家图书馆抢救善本,用的就是这里生产的超薄桑皮纸。他顺道拜访了故宫博物院科技部的曹静楼副主任,并留下名片。二○○二年,预算八百万元的故宫倦勤斋通景画抢修工程,急需用背纸。主持修缮的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专家叶美宁建议,用当年韩国生产的高丽纸,中国方面不同意。曹主任陪同美国专家,六次来金紫山下的这个偏僻小山村考察。刘同焰生产的传统桑皮纸,经过国家八次检测,终于达到质量要求。“不能让国宝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抱着这样的愿望,刘同焰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故宫用纸的要求,历经两载,将五百令桑皮纸分两批送交故宫。金紫山下的桑皮纸进故宫,山村京都纸为媒,一举扬名天下知。刘同焰、余一富,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告别时,他们拿出了自己的“荣耀”:故宫博物院赠送的纪念品,一面精致的倦勤斋场景相框。背面写着:“衷心感谢参与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和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修复紫禁城乾隆皇帝倦勤斋”。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镇党委书记叶昌盛表示,要抓住这个机遇,扩大再生产,让老祖宗的技艺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发扬光大。


离开金紫山下这个偏僻的山村时,夕阳的猩唇正好吻合在天际的峰峦上。一炉晚霞的赤焰喷射着万缕霞光,为远处的丛林勾画出参差错落的剪影。夕阳里,河边那桑皮纸手工作坊渐渐模糊了,只是从那里传出的舂料石碓声没有停息,传得很远,很远……

(《中国文物报》2006年2月17日)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8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书记对官庄,对金紫山充满感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的传承工作高度重视,感谢!这篇文章先后发表于《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在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表于 2010-12-2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52523403 于 2010-12-25 19:06 编辑

看来黄书记老人家还是那样的宝刀不老啊,想当年,他老人家年轻教书的时候(听姐辈们说的),他就是以写作成名,如今还是那样的御笔生辉呀真的值得我们这些晚辈们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0-12-2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652523403 发表于 2010-12-25 19:06
看来黄书记老人家还是那样的宝刀不老啊,想当年,他老人家年轻教书的时候(听姐辈们说的),他就是以写作成 ...

御笔生辉,这个词亏你想得出
发表于 2010-12-2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52523403 于 2010-12-25 20:14 编辑

回复 七日断肠散 的帖子

他可是老书记,不是当年的教书匠啊!!!本人文化有限那就赐教了:lol
发表于 2011-3-1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过领导的大作,看过中央电视台这档节目,记忆犹新。
汉皮纸——我们的骄傲!
黄书记是领导也是文人。是潜山政界的骄傲,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发表于 2011-3-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往论坛下面看,结果挖地三尺, 下面都藏着宝。感觉自己很肤浅。技术赏心,文采悦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4-29 09:17 , Processed in 0.10523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