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28|回复: 8

未来中国的周边威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5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恨水后人 于 2010-9-25 15:04 编辑

   据《印度斯坦时报》4月24日报道,印度海军计划在今年10月和11月与越南及韩国在南中国海分别举行双边军事演习后,而事后,印度还将单方面在南中国海区域进行军事演习。很明显,所有在南中国区域进行的军演,均针对于中国。事实上,印度把中国作为最大潜在敌人已经是几乎公开化了。1998年5月,新德里以中国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理由进行了第一次核试炸,引起北京方面的不满。自此以后,两国关系就开始恶化。 近年,印度的国防拨款有增无减,并计划建造第三艘航母,印度欲成为全球海军强国的计划直接威胁了中国的战略安全。不仅如此,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仍存在较大的军事威胁。东面,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不断制造针对于中国的麻烦,在钩鱼岛的问题上包括日本政府在内,一直势图想划为己有,近来日本外务省公然宣称:钩鱼岛属于日本领土。日本海上自卫队军事实力不可低估,近年来,日本一直想谋求建造航空母舰,鉴于作为二战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制约无法付诸实施。在核武方面,日本也没有停止研究,不乐观的判断,只要需要,日本可以短时间内造出核武。   中越关系虽然在战后,恢复得很快,两国领导人与不断互访,但表面现象仍不能覆盖越南在未来仍会对中国南大门的安全构成威胁。在台海局势不断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长及克林顿总统访问越南,看似修复越战后美越的关系,实质上美国想拉拢越南,近而缩小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从战略角度看,朝鲜半岛和支那半岛是进攻中国理想的跳板,因此朝鲜、韩国、越南、印度与中国的战略关系十分密切,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与上述四国的关系并没有建立据有建设性的军事同盟,反而形成潜在的敌对关系。尽管中国与朝鲜有着唇齿相依的感情,但近年中国方面一贯的亲韩政策,使得中朝两国关系一度降温。苏联解体后,中国的北面相对较为安全,特别是不断与俄罗斯及前苏解体国家的关系修复,原来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大大减小,尽管俄罗斯仍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但已不可能与另形成敌对关系,反而会因美国而使两国建立军事同盟。西面,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一直很好,此次江主席出访五国,更加加强了与以色列的关系。看起来,中国在与以色列、俄罗斯在建立新型军事伙伴关系,但不能低估和轻视南亚的军事威胁。
     国与国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从此角度说,一切好与坏的关系都会随利益的变化而变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国要建立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并使之不断强大,才能抵消未来潜在的敌对威胁。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保障,随着世界经济资源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缩小,战争离我们还是很近的,不能认为现在以及将来就是一个和平的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准备打赢未来局部战争——浅析中国周边威胁
一. 正确定位对手

      在所有对未来战争的准备工作中,定位一个正确的对手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才可以根据需要发展相应的武器装备,制定相应的国防政策。在我国周边,有大量的潜在或现实对手。比如,长期以来,美国长期封锁我国的政策非但没有随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而改变,反而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夺取世界霸权而得到加强;我国海军、海上执法部门船只和日本多次在东海油气田争议区、钓鱼岛海域的多次对峙,也暴露出了擦枪走火的可能;南海沿岸国强占我岛礁及海域,掠夺我海洋资源的行径愈演愈烈,且随着其他大国的介入而大有国际化之势;西南方向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依然悬而未决,这个拥有一流抱负的二流偏下国家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对手。此外,我国国内的民族分裂势力、台独势力依然存在,这些国内问题的解决目前看来还遥遥无期,海盗、跨国犯罪和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冷战后更加突出……而以上的问题,有的又是相关的,这就使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然而,我们的祖国真的已经四面楚歌了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
      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已经不存在任何质疑,双方在各种重要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两国经济上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态势。虽然美国围堵我国的政策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已经降得微乎其微。在未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在重要国际问题上的争论分歧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的崛起正在挑战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推动多极化进程,而这显然触及了美国的利益。但是,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成为两国的战争源,因为与其与中国拼个鱼死网破,不如在世界权力中分一杯和更多国际义务 “打包销售”的羹给中国,当然还有其他新兴国家和国家集团。上次奥巴马访华时“美国欢迎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但中国的崛起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福祉为代价”的表态,可以看作是一个“招安”中国的信号,这个信号是积极的,说明美国已经意识到遏制中国的崛起是不可能的,只有抱着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其合作才可以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不代表两国间不会有军事摩擦或者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遇到军事摩擦时,都会谨慎处理相关事项,不可能贸然升级冲突。因此,在未来世界,中美应该是战略竞争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手关系。
      ○日本
      中日分别是对方的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在经济领域已经紧密交融,“黏糊”得难舍难分了。但是中日两国都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东海油气田属于己方专属经济区。这两个问题既有经济利益纠葛、主权争端,很大程度上也成了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博弈场。在国家主权和巨大现实利益面前,两国政府的态度都很坚决,两国民间由于历史问题更是大有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的势头,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将成为中日之间一个极其危险的潜在战争源。但两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危险,随着两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东亚共同体”由设想逐渐向现实过渡,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有可能被真诚愉快的对话磋商取代,“中日不再战”也就有了希望。当然,日本右翼的抬头,日本政府突破《和平宪法》追求“正常国家”的努力,依然值得我们警惕。中日两国有战争危险,但这个危险是可以被化解的。即使中日爆发军事冲突或战争,冲突规模也是可控的局部战争。毕竟,中日两国都不会因为领土、领海的一点争端,就想下足以毁灭对方的重拳狠手,而置本国经济利益于不顾,实际上,两国也并没有毁灭对手的能力。
      ○南海沿岸各国
      南海沿岸各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其侵占我国岛礁的主权宣示活动和对我国海洋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有的国家每年从我国南海掠夺资源的收入在其GDP中占的比例甚至一度超过了20%,而这些钱中很大一部分又被用来购置先进武器,修建其强占岛礁的军用基础设施和主权标志物,以加大中国收回南海相被占岛礁难度。此外,这些国家正在加紧“抱团”,组成“南沙集团”,妄图以多打大,增加其与我国要价的筹码。有的国家甚至还撇开我国,单方面签署相关双边划界协议,妄图使其占领合法化。同时,一些大国由于经济利益和遏制中国的考虑而加紧介入南海事务,更增大了问题的复杂性。中国虽然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与沿岸国进行相关谈判,但这些国家似乎并没有把嘴里的肉吐出来的意思。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一年比一年深入,但这并没有换来沿岸国的谈判诚意。即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建成的今天,南海问题依然没有因为经济合作的历史性跨越而峰回路转。我国在主权问题上从来不会忍气吞声的,而且考虑到南海的重要战略地位,我国也绝不可能把它拱手送人。因此,未来我国在南海打一场规模适当的局部战争是很有可能的。
      ○印度
      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也存在着同样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加上两国间有领土争端,两国间的关系就更加微妙了。在国际政治领域,两国在很多重要问题上紧密合作,共同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又彼此担心对方影响到己方利益;在经济上,两国间的贸易、投资持续增长,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但是贸易投资方面的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印方对中国参与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让人觉得印度是“大国小心眼”。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更是经常被印度媒体用来渲染紧张气氛,但是,中印之间会因为争议领土而爆发战争吗?笔者认为,由于领土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而现在的边境谈判又长期没有实质性进展,加之两国民众对领土争端的高度关注,领土争端引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是存在的,因此双方都会对此做好准备。但是这个“可能”不应该成为现实。中印两国都是有核的发展中大国,一旦开战,无论冲突规模如何,都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恐慌,对世界和平和两国人民福祉是极大的伤害,唯一可以因此图利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中印两国共同的“朋友”——俄罗斯。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不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以外做这种损己利他的事。印度是一个有一流抱负的国家,它的这种抱负正在被西方利用,使它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西方遏制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大国的马前卒。
      ○民族分裂势力、台独及非传统安全威胁
      民族分裂势力在2008年和2009年制造的两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冲击丝毫不亚于9.11事件带给美国人的。两起事件充分地显示了民族分裂势力的猖狂、残暴。由于这些民族分裂势力有的与“基地”等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有的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不容小视。尤其是“东伊运”这样的国际恐怖组织和世维会、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等通过造谣生事煽动骚乱并借机丑化我国的组织,更是直接威胁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内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因此,我国必须做好进行反恐战争的准备。虽然两岸关系近两年来有了明显改善,但两岸交流仍局限于经济议题,台湾方面对政治议题的过度敏感和近来购置先进武器的举动不得不令我们提高警惕。此外,海盗、跨国犯罪、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使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因此积极参与应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国际合作对我国来说是有必要的。
      二. 根据现状发展力量
      中国面临的对手已经清楚了,那么为了在军事领域取得与对手博弈的胜利,中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由于大规模的军事威胁已经不存在了,将来中国可能面临的战争只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争规模有限,但是冲突烈度大强度高,对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要求也空前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不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部队装备是否先进,人员素质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局部战争的胜负。同时,国家的财力的大小也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局部战争的胜负。由于我国的财力已经足以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应付中等规模局部战争,因此下文将重点就军事领域进行相关讨论,经济问题不再赘述。
      ○针对短期迫切对手
      如前文所述,中国面临的最迫切最主要的对手应该是南海沿岸各国和国内的民族分裂势力。针对前者,中国应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提高海空军部队的中远海作战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以期达到威慑、甚至取得远程奔袭作战的胜利,并守住胜利果实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海空军部队应适当增加采购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包括大中型水面舰艇(作战舰艇、登陆舰艇、辅助舰艇等)、潜艇、预警机、加油机、空地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设备、先进的指挥通信设备等,这些装备不必太过先进,数量也不必太多,一切以“适用”为标准,即足以对对手构成技术和数量的压倒性优势。同时,部队加强远海夺岛作战理论研究和训练,做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针对后者,中国应扩展武警部队的职能,参照多国部队在阿富汗反恐的实际情况发展装备和展开训练,使其由维稳型向清剿型转变,随时准备在各种多边或双边条约框架内出境清剿,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场反恐战争。
      ○针对中期潜在对手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实现统一和维护东海方向上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行动将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台湾海峡、钓鱼岛和东海海域将成为潜在的战场。此阶段海空军部队应做好执行近海高烈度、多样化作战任务的准备,陆军着力于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努力做好战场建设,尽最大可能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以确保战时指挥精干高效,确保能够战胜用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敌人。同时,国际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也将不可避免地更加严重的损害到我国利益,因此军队、武警部队和执法机关要购置相应的装备,进行相应的训练,积极深化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此领域的合作,解决与跨国行动相关的法律问题,随时准备在必要时出国应对这些随时可能出现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新威胁,以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并履行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
      ○针对长期竞争对手
      相比于上述对手,美国对我国的现实威胁是较小的,但是其与我国的竞争关系促使其积极通过间接手段(介入与我国有关的国际、地区事务)或有限的直接手段(长期主导对我国的战略围堵)遏制我国的崛起。针对这些情况,我国要努力通过发展非对称作战手段提高自身的反介入能力,确保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让美国为介入付出惨痛代价,以达到战前威慑敌人避免冲突,战时消灭敌人保护自身的效果。由于中印两国的领土谈判至今难以看到曙光,因此战争成了一个不能排除的选项。目前在军队装备和人员素质上,我国对印度是占有优势的。但这并不表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准备应付与印度的冲突,我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要作战、保障设施远离潜在战区,因此尽力提高疆、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对印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所在,疆、藏地区的机场、铁路、公路要尽量向潜在战区接近、延伸,确保战时部队的兵力投送和后勤保障。此外,陆军部队与山地、高原作战相关的武器装备、理论研究和军事训练也要早做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虽然我国面临的大规模军事威胁已经前所未有的降低了,但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在行动上准备打赢局部战争的同时,在意识上仍要重视任何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军事威胁。
      三. 中国发展力量与“和平崛起”不矛盾
      中国近年来军事力量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猛烈抨击,这些国家以中国“军费增长过快”和“军事不透明”为由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笔者所提以上观点,似乎是为其提供了新的“中国威胁论”的口实。然而,笔者认为,只要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路线没有改变,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就一定不会威胁到世界的和平。观察一个国家是不是威胁,不是看它的军事力量有多强,而是要看它的军队是用来干什么。中国的军事力量,是用来维护本国合理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工具,而不是通过损害别国利益以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因此,中国根据自身的需要适度发展军事力量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和平崛起”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国家集团之间的制约与平衡空前加强,任何打破这一平衡的行动都要冒巨大的风险,偷鸡不成蚀把米将是最可能的结果。任何国家在作出侵略另一国的决策前,都不得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反应。二战结束后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超级大国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是地区小霸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结果都是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甚至是直接军事干涉下以失败告终。今天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经又比当时更进了一步,侵略战争的政治成本已经高到了各国无法承受的程度。即使是把持着世界舆论导向的西方国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也毫无例外的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诟病,而在世界舆论上人微言轻的中国,更是承受不了侵略别国带来的政治风险。此外,大规模侵略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根本无法承担重负。大规模侵略战争带来的不稳定局面,也会使国内经济建设大局受到严重影响,使本来就因战争而萧条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和平崛起”是中国实现复兴的唯一出路,中国人民也从来没有以武力征服占领别国的传统,因此其他国家没有必要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过于紧张。
      ○中国使用军事力量是慎重的、有限的
      长期以来,中国对军事力量的使用都是慎重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同时,他也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观点,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其慎重用兵、有限用兵的态度。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军事力量的使用也都是慎重的、有限的。中国向来主张与世界各国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在领土、领海争端和台湾问题上,也一直没有任何过激举动,在国家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坚持主张通过谈判、磋商等和平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军事力量,只是用来威慑对手、推动和平解决问题的后盾和在迫不得已时保护自身合理利益的工具。未来,更加强大的中国仍会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尽力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比如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将继续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在对印问题上,中国应纠正印度(尤其是印度民间)与中国为敌的不健康心态,继续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选择战争。同样,在继续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放弃任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不是对手把中国逼到墙角,中国就一定不会动用武力,即使中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动用了武力,也决不会借题发挥扩大战争,做出损害对方合理利益和世界和平的不负责行为。
      任何一个国家,都享有捍卫自身主权、领土完整和其它合理利益的神圣权利。中国在本国部分领土被占领,主权受到挑战,国内稳定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合法享有保护自己的权利。然而,中国并没有用过激手段行使这些权利,而是与各种各样的对手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对手们把中国的善意和退让当作软弱可欺,并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那么中国完全可以选择通过一场规模适当的局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正义战争,是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现在就为打赢将来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做好准备,是完全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拿出谈的诚意,做好打的准备,我们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其他合理利益,才能得到坚实有效的保障。
发表于 2010-9-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发表于 2010-9-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2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别打仗!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周边威胁图解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中国几乎都处在美国的包围圈中。美国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打击中国全境,而且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借助日本和中亚的军事基地,打击东南地区和西部战略腹地。

不仅如此,中国面临着核包围,中国周围有核国家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以及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潜在核威胁,而朝鲜在核技术方面又有突飞猛进。

随着中国30年来的和平发展路线,中国军队自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就没有进行过实际战争。而美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军队一直有着实际战争的锤炼!

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多年没有进行战斗后,虽然最后赢得了胜利,但是损失惨重。

在未来,中国周边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最大,能否保证中国在战争中的胜利,和防止美国、俄罗斯等国对中国进行的战略讹诈行为。这得看中国解放军以及二炮部队的发展了!

我们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应该是同时持剑以及橄榄枝,才能走得更远!

abbr_988bed9d37e5888af633c0428f51fc11.jpg
美国在中亚地区驻军.jpg
美军第一岛链包围圈.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恨水后人 于 2010-9-25 15:14 编辑

中国周边频遭主权威胁
周边国家竞相在我领海“造势”

  进入5月份以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好几条与中国海洋主权有关的消息:在南海方面,5月11日,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表示,越南将准许外国人参加南沙群岛旅游。范文茶出面辩称,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越南组织南沙旅游没有什么不妥。此前,4月19日,经过越南当局的谋划,越南海军附属的“海清”旅行社组织了包括40名特邀官员在内的130多名游客,首次  到南沙群岛旅游。越南当局还表示今后将定期组织同类的旅行团。越南旅游官员5月14日还透露,越南军方上月起开始修复南沙群岛上的一个旧的小型军用机场,以作旅游之用,预计年底可竣工。路透社的消息指出,事件显示越南在旅游方面的野心。

  此事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中国向越南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4月16日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南的做法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这是蓄意在南沙搞“主权造势”,包藏着重要的政治企图,想通过把南沙群岛旅游开发成国际旅游线路,慢慢让国际社会认可这些岛屿为越南所有。

  在东海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5月9日将一艘中国渔船驶入距离钓鱼岛西北部20公里处海域的行为称为“非法进入日本水域”。两天前,中国的海洋调查船“奋斗7号”到钓鱼岛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日方竟派出巡逻船警告,要“奋斗7号”离开“日本领海”;中国调查船未予理睬,日方的巡逻船就一直跟踪监视。当天,日本政府还就此向中国驻日使馆提出“抗议”。

  明明是历史上属于中国的海域和岛屿,可一些国家偏要千方百计地据为己有。为与中国争夺海洋权益,它们不时制造各种事端。

  国际法不完善引发国家间海洋权益争端

  海洋法专家贾宇强调,国际法的原则是以陆定海,所以一个岛屿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日本曾拨300亿日元去挽救一个距离日本本土1700多公里的小岛“冲之鸟岛”,并设有气象观测装置与直升机起降地,其目的就是获得这个小岛周围的广阔海域。日本还花巨资加紧在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大陆架进行勘探,日本一名高官道出了其原因:“如果这些海域6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全部归属日本,日本成为资源大国将不是一个梦。”

  国家海洋利益是综合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三个方面。从合法性上讲,只有合法使用本国的海洋权利,才能获得合法的国家海洋利益,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国际海洋法本身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主权国家可以沿着本国领海基线划出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边界有岛屿的从岛屿基线划起。那么,像我国南海诸岛中的不少岛屿、岛礁和我们的海上邻国相距甚至不足100海里,彼此的海上划界问题怎么解决,公约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引起了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

  其次,由于国和国之间的海上力量、海上开发能力、海洋开发战略之间的差异,一些国家还没有开发的海洋利益却被另一些国家强行掠夺了。一些海上强国还以“合资开采”的名义,在争议海域进行勘探开采,严重地损害了其他国家的海洋权益。

  中国海洋权益受损情况严重

  从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来看,有两个特点是相当突出的:一是国家海洋主权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海洋资源被掠夺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中国海洋主权中,战略意义最重大、牵制中国大陆力量最多的是台湾问题。除此之外,从北到南,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都有主权争议。这些主权争议中有不少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闹起来的。当时,联合国牵头搞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现在,在本应由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中,被掠夺最多的海洋资源也是石油和天然气。在南海海域,周边国家已经打了500多口油气井,其中在中国传统海疆内的就有200多口。现在,南海海域的石油年开采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但其中中国参与开采的极少。

  中国须加强海上力量控制争议海域

  海洋作为世界经济动脉和战略安全通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

  在中国和邻国的一些海洋权益争议中,某些大国的介入日渐增多,影响也在加深。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外之间的某些海洋权益之争实质上是中国的海洋主权利益和个别海洋强国霸权利益的争斗。

  在国际关系中,解决主权争议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外交解决,二是军事解决,三是国际法庭仲裁解决。一些研究海洋权益的专家认为,中国在宣示海洋主权、争取海洋权益上要充分利用法律、政治、外交、经济、科研、文化、旅游等各种手段。海洋研究专家特别强调对争议海域和岛屿的行政管理、经济开发、科研调查、文化传播及旅游开发等,认为这样才能强化中国在争议海域的存在,在政治、法律、外交解决中赢得主动。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海洋战略研究的专家认为,中国必须加强海上力量和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专家认为:“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从海洋争议解决的实践来看,先实际控制争议地区是最常见的宣示主权的方式,然后才是其他手段的跟进。”从国际惯例来看,实际控制的时间越长,在争议解决中就越有优势。日本在钓鱼岛设灯塔,加强警戒,这次越南在南沙搞国际旅游项目开发等行为,都是在通过各种手段确立对有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权。越南《先锋报》前不久还发表长篇署名文章,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评价和宣传“南沙观光”路线,宣称此次活动的政治性、民族性和宣示“主权”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一般性旅游活动的意义。

  专家还指出,中国目前海洋主权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台湾问题,所以海上力量的提升必须达到能够走进“蓝水”,在“第一岛链”外执行任务。他说的“蓝水”,指的是远海,与之相对的是“黄水”,指的是近海。具体地说,我们的海军战斗力如果可以覆盖东经120度至125度海域,即海军力量能够扩展到台湾以东海域,台湾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中国维护基于自己海洋主权的海洋权益的安全系数就会更高。(据《环球时报》)

  国家的海洋权益

  一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就是这个国家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海洋权利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是国家的领土向海洋延伸而形成的一些权利。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9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由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12海里范围的海域为该国领海,领海的主权地位与领土同等并且“此项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专属经济区是主权地位稍低于领海的国家管辖海域,它指的是由领海基线向外不超过200海里但不包括领海的海域。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领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
发表于 2010-9-2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埋头苦干 发展军事 逐个解决
发表于 2010-9-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在很详细,有空认真研究一下,帮助老胡出出主意,建议先把台湾问题解决好,再收回南沙群岛,再把那条想吃桑叶的小蚕给吞了,至于小朝与小韩同志就由他们俩窝里斗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4 08:52 , Processed in 0.08473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