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19|回复: 0

烧栗(木)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土窑烧炭是古代传承的一种最古老的工艺。在山顶洞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会用木炭生火取暖了,商代的青铜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冶炼都用木炭。木炭从发明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用途极广,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温暖,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寒地冻时节,大多数农家用自制的木炭烤火取暖,乡亲们常常围拢在一块,度过寒冬腊月的季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每人一个火笼,时常随带手上,增温保健,抗寒御风。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就是烧炭挖窑崩塌牺牲的,毛主席为他写了《为人民服务》的悼词来纪念他。栗(木)炭还广泛应用于民间传统手工业的打铁补锅、烧烤、烫衣、做饭等,还可以用来清水质,保持水质资源清洁卫生。木炭还可以吸收水分,降低水分,达到长期吸收水分的功效。
QQ图片20210621085627.png
     在大别山许多地方,山高林密,生产木炭历史悠久,但随着封山育林和电暖设备的普及,烧栗(木)炭这行业已经绝迹。为追寻过去的记忆,笔者采访了一位过去以烧炭为业的老人,他热心地告诉笔者生产木炭的全过程。
  挖窑。首先要选好地址,最好是背风向阳的地方,土质结构紧密无石头,含石头多的烧起来石子容易炸裂,靠近山坡边建窑为好。炭窑里面酷似扇形,尺雨按窑大小,一般烧400斤左右的炭,内径长4.5尺,宽4.2尺,边高2.5尺,中心高度4.5尺。窑左边挖一条进出通道,便于人员进内装木棍和取炭。右边挖一个烧火的坑(俗称“狗嘴”),坑上面再挖一个圆孔,斜延伸至窑内,用于进火苗。靠山边挖一个圆筒形烟悤出烟,烟悤外面高约3尺左右,烟悤上边两侧留一个小孔,便于观察出烟情况。窑顶是一个锅形。先将锯好的木棍垂直装内,长棍放中间,将棍挤紧呈一个锅形,然后用硬纸盒撕开盖在木棍顶上,将土用水调湿抄匀,不稀不干,调好后铺在硬纸上夯实,用木扇板锤打成锅形。锅中心留下个小孔叫天窗,使窑里面有光,便于看到装木料,待烧火时必须封闭。窑边四周用木树筒子把泥扎紧,烧第一窑炭时,就能把窑顶的土烧硬,坚似烟砖,取出炭后,窑顶就如扑地放的锅一样不会崩塌。
  备料。烧炭的木料必须是纤维密度高的硬杂木最好,如栗树、戳树、柞树、檀树、榴子树等。质料疏松的杉木、泡桐树等不宜用来烧炭,因烧出来的炭易熔,不耐燃烧。按一窑烧400斤炭计算,至少要备足1000余斤生木棍。
  装窑。选择晴朗的天气,先将木棍砍断成2.4尺到4.5尺(这里是指按上面挖窑的尺寸),实际操作要按窑的大小砍棍。装窑时要按木材长短顺序从窑中间放起,将木棍挤紧,不要留空隙,装满后,将窑门通道进行密封。接着就可以烧火了。
  烧火。用干燥的柴放在右边烧火坑内燃烧,直烧至烟悤口用手试烫手了,表示窑内的木棍已点燃,就停止烧火,并将火门封上三分之一。约一小时左右,再封三分之二,过三小时后开始全封,只留一个小圆孔直径约1寸到1寸半(因内面燃烧需要氧气)。任其在内燃烧一天半左右,再从烟悤两侧孔内观察,约看不到出烟,烟悤口上冒的是兰色烟,表示里面木棍基本燃尽,就将火门全封闭,过上2--5天后便可打开窑门通道取炭了。随木质而定,如果是用枫树烧炭,封的时间要久些,不然会出现反火红。这实际上是以闷窑熄火的方法制炭,叫窑内熄火法,所烧得的炭为“黑炭”。
  出炭。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手套和口罩。准备好炭篓子或纤维袋。首先打开窑门通道,再将天窗打开,开始取炭。因木棍投地面的部分有的可能未全部烧过,出现炭头,取出来后要除掉。拿炭时手要轻,不要将炭折断,便于装篓或袋。炭取出后要将炭渣搬出,将窑内清理干净,有利下次烧炭。
  伐薪烧炭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所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有首山歌也反映了烧炭工在深山老林之中,荒无人烟,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伐薪烧炭的情景。歌云:烧炭大哥最苦凄,五更做到月落西;入炭就像焗老鼠,出炭又会火烧须。
  如今,因烧炭而过度采伐森林会破坏生态平衡,现在已被国家所禁止。科学家已研制开发了机制炭,这种炭价格便宜,无污染,不发爆,热值高,环保.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原始木炭会越来越少,并逐步淡出行业而成为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3-28 19:46 , Processed in 0.07446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