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1|回复: 5

【安徽日报】如何让古建焕发生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天柱好人 于 2018-11-18 09:26 编辑

      翘角飞檐、白墙灰瓦、“回”形单体、“八”字正门,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集中在皖西南一带传统建筑上,每一处乡村、每一个街头巷陌,不经意间就会“露”出建筑的一角,让人赞叹。 10月中旬,记者先后来到潜山市官庄、龙潭、黄泥等乡镇,对当地的大屋、祠堂、戏楼等古建进行探访,这些单体建筑宛如散落在乡野之间的一颗颗明珠,亟待有心人“采撷”、多方呵护。

      零散古建保护犯难

     今年70岁的杨天宇是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村民,从小在杨家老屋长大的他还清楚地记得老屋昔日的模样。

    “ 小时候,老屋人丁兴旺,曾住着120多户人家。老屋内巷道、廊道相通,宛如一座迷宫。每一条巷道内功能齐全,不仅有住家的,马圈、柴火房一应俱全。 ”虽然后期房屋破旧了,但那浓浓的生活气息依然萦绕在杨老的脑海里。时至今日,老屋仅剩下33户人家,部分墙体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坍塌,亟待修缮。

      潜山地处皖西南,当地传统建筑特有的白墙、灰瓦、圆柱、宽窗、坡面设计,自成一派,极具特色。时光荏苒,老宅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破旧、衰败甚至消亡的情况随处可见。据粗略统计,潜山当地三分之一传统建筑已经消亡。

      2017年,潜山与绩溪县、歙县一同被列为我省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县。同年8月,潜山市发起了古村落保护和拯救老屋行动。

“与绩溪、歙县传统古村落、古建筑分布比较集中不同,我们当地的传统建筑大多散落在各处,与省内许多区县的情况相似,零散古建保护难度大。”潜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方跃告诉记者,传统建筑也是危房,很多房主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拆危建新”。还有一些房主搬离老屋,房子缺乏管理、年久失修,文物偷盗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出台了加强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发展工作方案,对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开展建筑保护维修、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利用传统建筑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对普查出的300多处传统建筑以及200多处古桥、石刻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分类。 10月底前,当地的传统建筑实现挂牌保护。

      保护只是开始。在保护的基础上整合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才是为传统建筑“续命”的关键所在。眼下,潜山市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万涧村合作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希望通过试点,探索传统建筑“活态”保护和发展之路

“集零为整”统筹规划

     “我们的建筑设计师特意把屋顶往外挑出去,让游客们对老房子原有的建筑形态产生联想。 ”10月16日,在万涧村杨家花屋修缮现场,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的刘琳告诉记者。

      刘琳是万涧村传统村落保护试点项目驻村工作人员,在她的努力下,该村杨家祠堂、杨家老屋、杨家花屋几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得到了统筹规划。

      按照规划,杨家祠堂整体保存良好,维持现状;杨家老屋历史文化价值高,建成民俗博物馆,并对倒塌建筑进行修复。而杨家花屋属于民宅,经过修缮后成为一处青年旅社。潜山市也投入了600万元,作为万涧村古村落保护项目资金。万涧村共有30多处大屋,尤其是杨家祠堂为皖西南典型的南台北祠式建筑。可以说,该村古建价值较高,保护利用空间大。刘琳坦言,过去的保护举措仅仅停留在保护阶段,没有从保护入手,通过产业培育,反哺古建保护维修、反哺传统村落。乡村急需一个平台进行统一运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在试点项目的推动下,万涧村成立了潜山回味乡愁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主要功能是将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进行整体运营,房屋、土地租金还可以入股,参与合作社收益分红。据刘琳介绍,她主要协 助合作社成立并正常运营以及各个规划内的项目落地工作。

       今年8月注册的合作社,如今已吸纳81户社员。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以现金入股合作社,并成立了两家种养合作社,提升产业开发能力。

      “搭建好合作社平台,最终目的是支持乡村发展,积聚人气,调动村民积极性,推动大家共同保护和利用古建民宅。 ”刘琳告诉记者,合作社还将生态农业结合起来,通过从天柱山引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当然,推动房屋流转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杨天宇是合作社最初发起人之一,杨家老屋33户人家一开始只有9户同意租赁或将房屋折价入股到合作社。杨天宇多次和其他合作社成员奔走在潜山市街头,最终说服那些早已进城的“老屋人”。杨天宇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没有年轻人能够接班。后继乏人,这也是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一大挑战。

      分类施策“留”住传统

      在杨家花屋修缮现场工作的余庆迪是一位老木匠。他向记者坦言,如今修复老宅的手艺人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因为工艺复杂,又不挣钱,不愿学。在潜山市从事古建维修的就一个施工队,不超过10人。不仅如此,资金投入大,也是当地许多传统建筑保护面临的瓶颈。

      与龙潭乡万涧村不同,官庄镇官庄村、黄泥镇黄泥老街的老屋相对集中,过去商埠发达、人群熙攘的印记随处可见,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建筑群。两镇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保护举措。

     “你看,这是我们从老街附近挖掘出来的石础,都是唐宋时代的物件。”10月16日,黄泥镇副镇长林学军推开一扇小门,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收藏的“宝贝”。灰白色的石础上刻有动物、花鸟图案,形象栩栩如生。有专家考证,当地可能是县衙所在地。殊为可惜的是,过去因为保护意识不强,石础被随意破坏、丢弃。近年来,老街拆旧新建的房子夹杂在老屋周边,也为保护利用带来了难度。所幸的是,众多古迹主体建筑虽存在改建和破坏现象,但建筑1米以下部分及地基部分均为原始构造,古建筑实质留存度高达80%以上,可复建、可打造、可开发性强。

      该镇启动了老街综合整治,严控古城保护区内城建行为,杜绝破坏性发展现象,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建筑。在维持老街现状的基础上,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为后期寻求财政支持和民营资本打好基础。目前,黄泥老街已纳入潜山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而官庄村主要是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改善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恢复村内传统建筑原貌。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村白墙灰瓦建筑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余氏宗祠、德馨庄两处老宅修旧如旧,门口还精心描绘了二十四孝图,让游客在游览老宅的同时,充分感受孝廉文化的深刻内涵。官庄村已被列入第四批全国传统村落保护试点村。

      为了一揽子解决规划、资金、维修问题,潜山市住建部门今年7月成立了古皖传统村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维修维护、装饰装修、房屋租赁等方面业务。通过发挥平台作用,争取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目前已有4家企业在文化、旅游、民宿方面提出了意向。(本报记者 钱定果本报通讯员 王阵 文/图)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1108/article_3704463.shtml


发表于 2018-11-1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庄挺漂亮的搞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8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8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4-18 21:38 , Processed in 0.09029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