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53|回复: 3

李叔同:半世繁华半世空,世间再无李叔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陌上花开缓缓归 于 2018-4-23 10:29 编辑



相信很多人都会哼唱几句“长亭外,古道边”,如果说到这首《送别》的作者李叔同,可能大家会有些陌生,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弘一大师”,一定让大家如雷贯耳。

出家前的弘一大师是民国公子哥,吟诗作画、篆刻书法、音乐戏剧,无一不精通;出家后的弘一大师是得道高僧,摈弃了除书法以外的一切艺术爱好,专心礼佛,是近代佛家律宗的最高成就者。

而他唯一保留的书法艺术爱好,达到了令人生畏的高度,可以说从他的年代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

这样一个有着极高艺术天分的人,是怎样从公子哥变成佛家高僧的?广为传唱的《送别》又是为谁而作的呢?本次共读的这本书,就能解答这些谜题。

这本书叙述了弘一大师的一生,而他的一生,是从做李叔同开始的。

24.jpg

我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像柴火,烧得再旺,也有灰飞烟灭的一天,续香火,就是得往灶里添柴,把我桐达李家的势头,轰轰烈烈地燃下去。

这是天津盐商李筱楼常常说的话,李叔同就是为了续李家的香火而出生的,他的生母是李筱楼的四姨太。

四姨太王凤玲的家乡是浙江平湖乍浦镇,家中开个小铺子聊以为生,生活还过得去,但是婚嫁却有些困难,到了二十岁,还待字闺中。

王凤玲自小便见过乘船远嫁的姑娘,所以轮到自己的时候并没有多么不适应,桐达李家是个大家庭,即使是做姨太太,也是她高攀了,更何况,李筱楼从她家买断了十几箱杂货,让她的嫁妆看起来颇为丰厚。

李筱楼大名李世珍,是同治年间考中的举人和进士,任过吏部主事,后来辞了官,子承父业开始经商,一手创办了“桐达”等几家钱铺,所以他们家被称为桐达李家,在当地很有名望。

然而声名在望,也不能掩饰香火不旺的事实。

李筱楼在六十七岁时,失去了自己的长子,王凤玲嫁到李家的前两年,李筱楼唯一的孙子也夭折了,他只剩下一个身体羸弱的儿子李文熙,是二姨太生下来的。

已到晚年的李筱楼自然不甘心,与其说他想给自己找一个姨太太,不如说他想给未来的李家三公子寻一位生母,因为这婚姻的基础并非爱情,而是迫不及待的延续香火,而王凤玲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并且赞同又期待。

无论如何,李筱楼和王凤玲的目的还是一致的,李叔同在父母的期盼中来到这人间。

25.jpg

李叔同出生那天,李家比过年还热闹,李筱楼不仅在佛堂焚香祈福,还买下门外所有鱼虾贩子的水产拿去放生,那天李家门口的鱼虾贩子多得数不清,水从盆里溢出来,整条街汇成河渠。

李筱楼亲自到门外贴出喜报,上面写着李叔同的出生时间: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旧历九月二十。

李家终于又迎来了一个男丁,李筱楼给他起名字叫李文涛,字叔同,乳名成蹊,出自《史记》中那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叔同的出生,给李家带来了活力,也伴随着李家走向鼎盛时期。在他三岁的时候,李家乔迁宴会,奥地利公使和公使夫人特地前来赴宴,并且赠送了一架钢琴。

还是孩子的李叔同蹒跚着扑向公使夫人,在那流光溢彩的长裙下边,看到夫人竟然穿着露出脚背的鞋子,那是李叔同在李家大宅里从未见过的风光。        

而这烈火烹油般的鼎盛时光并没有坚持多久,李叔同五岁的时候,父亲李筱楼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母亲王凤玲成为桐达李家又一个寡妇,李叔同也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童年生活。

李筱楼年事已高,又在李叔同出生后潜心向佛,所以对自己临终的安排十分从容,还请来众多僧徒为自己做弥留前的助念。法师们在满屋嚎啕声中,念诵经文,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他主持葬礼。

小小的李叔同就那样看着香烛的青烟腾挪而起,在空中翻涌出万千姿态,见证着李家最后的繁华。

李家有许多人潜心向佛,那些在后宅的女人们,几乎都信佛,几乎都是素观音。她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指望,只能靠着满天神佛的庇护,来安抚内心的绝望。

李筱楼去世后,王凤玲也开始信佛,可是等她发现李叔同将《大悲咒》和《往生咒》念得朗朗上口时,再不许他念佛,他还是小孩子,怎么能天天念经呢?

李叔同不再念经,捧起《名贤集》读起来,二哥文熙已经为他启蒙,父亲曾经的书房,变成了兄弟二人的学堂。

虽是兄弟,却一人为师,一人为徒,就像他们同为庶子,却一人掌家,一人依附。

26.jpg

李叔同在这样的学习中,长到九岁,文熙又为他聘请了一位老师,新的老师开始教他《古文观止》《说文解字》一类的经典教材,书海如山,将他埋的死死的。

但是小小的他听着这些治国谋略和人生哲理,却困惑于生和死的奥秘。

可能是因为他年幼时看多了家中的人礼佛,也可能是他在见父亲的最后一面时,伴随着诵经声,他始终喜欢《往生咒》里的神秘玄奥,那些看不懂的字有着令人着迷的发音,让他神往。

母亲王凤玲看到这个情景,心中微微颤痛,她想是因为孩子太早看到死亡,也总是接触家中向佛的环境,所以才会这样沉迷于佛经。

于是她带着李叔同去梨园听戏,看名角儿披挂上阵,演绎红尘万千,她希望孩子能从戏里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她更希望的其实是李叔同能赶紧长大,亲身去体会这个世界。

戏台上当红名伶踱步转身,戏台下男女老少如痴如醉,李叔同问母亲,他们咿咿呀呀唱的是什么?

母亲回答:“情”。

李叔同又问:“什么是情?”

这回母亲不答了,反而慢慢地掀开茶碗盖,撇去茶叶,等许久才说一句:“你父亲年轻的时候,模样还是很好的。”

这回答和问题一点也不相符,李叔同不明白母亲是什么意思,其实母亲自己也不清楚,因为她只是猜测,在她认识李筱楼的时候,李筱楼已经是耄耋老人,和现在的李家一样迟暮。

继李筱楼以后,日薄西山的李家接连敲响丧钟,先是李筱楼的正妻,无声无息地死去了。数年后,李筱楼的儿媳也在一次风寒中送了命,还没等她办丧事,李筱楼的孙媳妇吞金自尽了。

那一天的李家,两棺同出,深巷里一前一后,纸钱如大雪纷飞。

太早接触生死的李叔同,又一次看见僧人唱诵,为死者指引往生之路。那《往生咒》的声音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大雪中,他留下寂空无常的眼泪,此时的他,素缎长袍缀玉辫,已是翩翩少年人。


发表于 2018-4-2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亭外,古道边",现世很快也是往事,都是尘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看,怕会对人世灰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4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好优美好惆怅的句子
世间再无李叔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3-29 07:32 , Processed in 0.081942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