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853|回复: 33

[讨论] 死在火化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原文详见微信公众号:新青年文艺 刊于2014年5月份,欢迎关注公众号!)

       qrcode_for_gh_37c5113d0ff3_430.jpg
      这几日老家安庆总是传出消息,由于强制推行火葬,不少老人的棺木被强行销毁,心里熬不住,一些老人便就自我做了个了断。偶尔翻翻新闻纸,有媒体做了个统计,政策一出,已有六位高寿老人自杀。

     我长在安庆,离乡之前至少在安庆生活了20年。土葬作为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丧葬仪式,在当地一直保持至今,直到父辈这一代,人们对土葬仪式的传承依旧不曾马虎每一个细节。就如佛教死后的超度,土葬也有着其严格意义上的仪式传承,但见得多的都是道家的仪式。

      火葬倒不是什么坏事,于我而言,躯体本身就是一件可腐朽生蛆的物件,诸如人类这样的有机生物,早晚都得化为灰烬,与这个世界做个了断。留下那稍微营养的成份,养了花草,护了树木,有无之间,属于自然的终究一分不少的还了。所以我这辈人对于火葬谈不上接不接受,说无所谓最合适不过。

      然而父辈一代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种现实,按照老家的习俗,人死不仅入土方为安,更要收拾得干干净净。在这个过程中,人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善恶美丑,都将在平等、怀念和理解中与世长辞。

      与生相比,老家的人更重视死亡。所以一般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即便身体硬朗,家中也早早准备起棺木。棺木由村里手艺出色的木匠完成,按照老家的说法,这个过程叫“割寿材”。棺木基本由手工完成,技艺和程序都很讲究,所以这种事情定是不能交给年轻的匠人去完成。对待这些匠人,主人都会抱着十二分的敬意,就着乡里乡亲还要宴请一番。

      有生之年便为身后之事准备,所以到了死亡的那刻,心中并无太大的恐惧。我目睹过亲人的离去,像是父亲,刚到知天命的年纪便突然离开。他死在我的怀里,除了那行满是眷恋的泪,我未到他何的恐惧。平静得如同门前的那块庄稼地,任凭日子翻转,也不起半点尘埃。

      父亲去世后,按照老家的习俗睡了“棺木”,但棺木是临时准备的,粗糙得很。这些年老家的丧葬仪式也被商业风暴卷得七零八落,老匠人越来越少,过重的商业植入,就是在死人身上也不忘重重地捞上一笔。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外出谋生的人逐年增多,出去谋生的年轻人一年才能回乡一次。然而但凡家中有亲人辞世,便是隔得再远也会想尽办法回来。倒不是仅仅为了葬礼,更多的是为与至亲的人做最后的道别,这一别此生便不再相见。

        1993年,父亲去了东北的林场。这年年末,爷爷在一次劳作结束后突然离开人世。那时候通讯依旧闭塞,家里从邮局为父亲发去电报,电报按照字数计费,所以写得很简洁,大意说,“家父去世,望速回家”。

       爷爷的遗体在家里停放了三天时间,要等外出的叔伯一个个归来。但父亲终究没能赶上,回来时爷爷已经被装进棺木送上了山。我记得父亲哭得像个孩子,在他心里,他这辈子对父亲的记忆永远是模糊的。他不曾与爷爷告别,所以那天他当着众人的面烧了自己的手套,我不知道用意,至今不懂。

       爷爷是老家德高望重的木匠,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捡坟人”,这是老家的说法。爷爷死后,很多人都来请父亲去做,他成了爷爷的继承人。捡坟人从来就不是职业,只是受尊敬的匠人在被邀请之后才有的身份。


       捡坟人是应着土葬的风俗而生的,在安庆土葬开始的时候,这群人也就诞生了。记忆中是不给钱的,只是帮忙。在安庆土葬的形式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在老家人死后净身,由子嗣亲自完成,洗漱干净,穿戴整齐,而后稳稳安放入棺。盖棺时匠人会在棺材盖钉下木楔子,不是胡乱来,钉多少下在特殊情形中都有特殊的规定。钉的过程中,子嗣会用肩膀顶起棺木,不断告诉睡棺木的亲人“不要害怕”。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从来不拖泥带水。长辈常说,“人活着,为俗世辛苦一辈子,死了总该顺顺当当享个安宁。”

       盖棺定论,在这一刻,一切的恩恩怨怨、悲喜劳苦都将不复存在,平等与悲伤不言而喻。

       入棺之后的人并不立即入土,而是抬到高山,寻觅一块合适的地方做暂时的安置,并用新鲜的稻草盖得严严实实,棺木下面用砖头支起,防止进水坏了骨骸。

        三年过后,像爷爷这样的“捡坟人”便会重新启开棺木,剔除腐烂的衣物,对骨骸重新清理,小心翼翼地清扫棺材中的杂物,将肢体关节安放完好,将棺木休整之后重新至于棺材。而后一路由众人抬着入土为安,入土之时子嗣会手捧尘土一点点撒入坟地。

         我的印象中老家的坟地不见得很夸张,绝大多数都是入土立碑,墓地上草木一样生长,有些墓地若不是有碑文,你很难在草木丛中发现原来脚下就躺着先人的遗骸。
   
         父亲和爷爷都曾为人捡过坟,我不知爷爷是否紧张过。父亲第一次做时就很紧张,好多天不曾合眼。但经历一次之后,我从父亲脸上再也没有看到那种表情。父亲与我聊天时,说过一些关乎死亡的认识,他曾不断重复过的一些话,我至今记得清楚,“人都死了,得让人好过点。”于他而言,做得好,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安抚。

        父亲为很多人送了最后一程,最后自己也走了。他这一辈子波澜不惊,比我辈更深的明白:人即便不能“体面”的过,那至少也得“体面”的走。不是为了面子,只是曾经被尊重。


         听当地解释说,自杀的老人与突然降临的政策无关。于此我无从考究,也不做定论。生之艰辛本就不易,死都不惧的人顶多想死得有所依靠。权力起于民,用于民,细微的关怀在人心,更能潜移默化影响人。

        千年的礼教尚不能一夜废除,更何况这样传承的习俗呢?也许教化和感染是该当局考虑的。操之过急,虽不一定生民怨,但定会伤了民心。

        愿死者安息,愿生者多虑。


                                                                                                                                                                                                  2014年5月29日于杭州

发表于 2014-9-20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楼听雨 于 2014-9-20 21:32 编辑

       楼主文章笔法老练,文从字顺,欣赏。在楼主的轻描淡写中,故乡的丧葬文化又一次被植入年轻人的大脑。虽然楼主对政府强推火化没有过多的表达怨言,但些许的忧思足以让人体味出作为屁民的深深无奈。一个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民情风俗,在没有任何事前热身的情况下,突然被横插一杠,对任何萦怀故土的游子来说,都似乎受到一种莫名打击。百姓认为,陋习必须革除,但首先它必须是陋习。在安庆地区,独有的丧葬文化算不算陋习没有取得共识。即便定义为陋习,也要让百姓看到政府是对这种陋习进行干预,事实是,当局者只是为火葬而火葬。从家乡传来的消息证实,目前老家人去世后,超度还是超度,做法还是做法,大吃大喝、礼尚往来毫无收敛,除了遗体变成一撮骨灰外,其它一切照旧。这就是所谓的“丧葬改革”以来,安庆百姓最大的感受和不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会遇到阻力,这很正常!破旧立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给足老年人缓冲的时间……

来自:掌上潜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听雨 发表于 2014-9-20 21:25
楼主文章笔法老练,文从字顺,欣赏。在楼主的轻描淡写中,故乡的丧葬文化又一次被植入年轻人的大脑 ...

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听雨 发表于 2014-9-20 21:25
楼主文章笔法老练,文从字顺,欣赏。在楼主的轻描淡写中,故乡的丧葬文化又一次被植入年轻人的大脑 ...

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听雨 发表于 2014-9-20 21:25
楼主文章笔法老练,文从字顺,欣赏。在楼主的轻描淡写中,故乡的丧葬文化又一次被植入年轻人的大脑 ...

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是老人去世后遗体放入棺材上山找地方安置,再选合适的时间入土安葬;现在是遗体拉倒火葬场烧成灰再运回家上山找地方安置,再选合适的时间安葬,多一个环节。原来是让遗体自然腐烂,现在是烧成灰。这就是改革,改掉丧葬陋习 既节约开支又节约耕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推“殡改”,本来就不可行!中央没有指示必须要强推“殡改”,而且群众是非常抵制的。这便形成了地方官员即没有和党中央站在一起,又没有走到群众中来。他们的位置很尴尬,应该引咎辞职为上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3 07:28 , Processed in 0.08364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