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89|回复: 2

群策群力,助推潜山玉产业壮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群策群力,助推潜山玉产业壮大
——潜山玉: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人爱玉、潜山人最爱。
“玉”,最早的定义是东汉许慎所撰写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这里玉的定义是“美石”,这里更强调了玉的光泽,透明度,声响、质性、感触等物理特性来区别玉石。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开始“琢玉”。潜山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玉器艺术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长久以来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会,逐渐被赋予各种神秘色彩,成为中华文物的瑰宝。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中国古玉器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工艺,且还包括古玉器的丰富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装饰功能和经济价值。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所以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文字记载等,而延伸发展出一个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代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精神。
19世纪中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最先测试玉的矿物成份进行分类,他从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藏玉测试分析后,得出玉的成分属于链状硅酸盐类,并以角闪石族中的钙镁硅酸盐定为软玉,常见的软玉有白玉、黄玉、碧玉、墨玉等,以辉石族中的钠铝硅酸盐定为硬玉,常见的硬玉就是翡翠,鉴于雕琢玉器的主要玉材是角闪玉和辉石玉,因此,传统的学者仅称这两种玉材为“真玉”,“软硬”玉发展到高度成熟阶段,对于“玉材”的分类已经细化,泛指各类链状硅酸盐,如“火玉”、(赤玉)水玉(水晶)白色大理石则称汉白玉。莹石、透闪石、阳起石、岫岩、黄腊石、绿松石、黄花石等。
潜山产玉,潜山人爱玉。审视潜山玉的历史轨迹,兴衰过程,有助于我们增强创新、发展、壮大潜山玉产业的信念。
潜山玉、琢磨了多少历史时光
1979年3月22日,安徽文物工作队开始对潜山县薛家岗遗址第一次发掘。4月8日在表土层下的黄沙土层中发现一件完整的玉璜,随后在其南部发现玉钺、残玉环和玉管、玉镯、玉琮,6次发掘127件玉器,经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这些玉器材多属透闪石系列(软玉类)。少量属绢云母、石墨、滑石、蛇纹石、玛瑙类。经物理性能测试,这些古玉经历了明显的风化腐蚀作用,多数玉璜颜色班驳,有8件以白色间暗绿色为特征,其中暗绿色部分有较高透明度。蛇纹石中玉片饰质地细腻,内部色白。玛瑙类呈纯白色,半透明,光泽较强,滑石类玉器基本未风化呈淡黄色、褐色透明感。绢云母类玉器,保留较好的油脂光泽。
薛家岗出土的玉器加工成型过程大致4道工序:首先是在众多的玉石材料中选材,选材得当是加工出好玉器的第一步;其次是在原材料上进行设计,已明确分工的玉工匠因材施艺,做到物尽其美。接下来是琢磨工艺。这是制作玉器的主要环节,玉工们要按照设计后的轮廓线,将无用部分切割掉,对于不同的部分随时变换不同的研磨工具,仔细琢磨,最后是抛光,使已具造型的器物更加光亮完美,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薛家岗玉工们切割、钻孔,掏膛技术在诸文化玉器中具有较先进工艺水平。
江淮之间的原始文化,主要有南京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距今约为5000年—6000年,与北阴阳营文化时代相当的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墓地时代距今5100年,出土百多件玉质装饰品,说明当时的古皖潜山地区,不仅产玉、玉材种类相当丰富,而且加工成型工艺具较先进水平,当时部落先民佩戴玉饰风气盛行。玉文化酝酿积淀,演进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跨进文明门槛的薛家岗氏族部落,同时,毫不逊色的担当中国乃至世界史前玉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重要角色。
史前玉器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的中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时期,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前期从旧石器起到商代早期,这一时期潜山及周边地区发现属于旧石器有2处,从石器特征上有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一种从砍砸器为主砾石工具类型,另一种是以刮削器为主的石片工具类型。砾石工具类型主要分布在小石器文化层下面和其它几个地点,石制品均出土于网纹红土中,种类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其中石片比例相对较少,砍砸、刮削较丰富时代属于中更新世。以石片工具为主的小石器文化类型发现于潜山彭岭和怀宁腊树乡两地小石器组合接近北方工业类型、时代可能是更新世晚期(韩立刚:《安徽远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
薛家岗遗址出土新石器时期器物在种类上一期到五期的玉、石、陶、骨器四类,始终以陶器为大宗,次为石器、玉器、骨器最少。玉器只是在第三期才开始出现并在第四期得到快速发展,从发展速率来看,其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石器,到第五期已与石器并驾齐驱了。从总体看第三期开始玉文化已是薛家岗文化发展的成熟时期标志。第四期的玉器较为精细、原料选择较为讲究,以闪石类为主,玉质较好,器表基本为素面,少见装饰性纹饰,这一时期玉器,形态特征突出,玉器种类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钺、镯、坠、饰管类,以器体较小的坠饰、管占大多数,形体较大的只有数量不多的铖,镯。本期突然兴盛的玉工业加工工艺既具自身鲜明的特色,又可能受到长江下游早于薛家岗其它时期文化(东部良渚文化)的影响。总体上玉文化在石文化基础上充分发展起来,并进入文化繁荣期。
进入第五期,玉器比四期又有了更大发展,选料制作较为统一,纹饰出现了少量的缕雕,简化的兽面纹和齿状纹,同一玉器种类中还有不同形态,其中弓背形璜就很有特色。形体较大钺、镯、璜数量明显增多。玉器发展达到高峰,成为薛家岗文化晚期的最明显的特征,进入玉文化发展的鼎盛期。
玉石器制造业是薛家岗遗址最主要门类之一,早期玉器制造刚刚开始,到了中期才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玉器作坊在遗址中尚未发现,但发现了少量石芯,既便不能说明全部玉器都是本地制造的,也可说明本地具有制作玉石器的场所。专家认为:玉器中管、饰、璜、环、铖几类占全部墓葬出土玉器近90%,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以及年代过度集中,超出当时正常消费的合理性,这一专业化倾向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潜山薛家岗》)
皖地潜山玉文化自第六期至商代,薛岗山的玉文化是跳跃式发展的,从彰法山、马道等地出土玉器物时代风格及艺术手法继承原始社会玉器的成果而又所发展,彰法山夏家包出土战国玉壁、玉色苍绿,打磨光洁,钻孔规整。卫康工地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蓝色,中有穿孔,外有18颗蓝白色松石相嵌。战国玉环,绿色,通体饰弦纹,战国玉瑗,碧绿玉,通体饰涡纹,这些玉器的制作通常采取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义手法,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汉至唐宋,潜山玉文化的特征仍传承史前玉文化的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的写实手法,一改前期粗旷之风,加工精度更高,时代风格渐趋统一。县志记载这一时期朝贡就列入腊石玉。明清玉多见于民间收藏,佩饰玉是最为庞大的一类,最初是为了审美的需要或显示尊贵而佩戴,各个时期佩饰玉器品种不同,功能各异,或显示尊贵,或驱邪避恶,适应民间和官场广泛的需求,使佩饰玉器成为一门专类,在玉器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其工艺水平、艺术水平与他地之玉相较而独树一帜。
潜山玉文化源远流长,温润而光鲜,潜山玉生产已形成江淮地区乃至长江中游广大地区的制玉中心。



潜山玉产于何处?
潜山玉产于何处?应从区域的地质背景来探讨。
潜山产玉已从薛家岗出土玉器得以证实,透闪石产地范围应在大别山东南麓与长江之间狭长地带,离加工地点直线距离不超过约50公里范围内。
由于远古生产力水平与开采能力、运输能力制约、玉产地应是浅矿床,离薛家岗不是很远的天柱山东南麓山地与古代水网地域中间低山丘陵地带。
这一地带从大尺度分析位于华北陆块和杨子陆块之间的大别造山带。大别造山带是杨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汇聚带,呈东西向。它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在前武纪构造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和折返过程中,奠定了其基本大地构造格局,而后又遭受新生代伸展塌陷,揭顶作用及强烈陆内造山作用,最终形成区域地层系统,和超高压变质岩带。其第三期变形为角闪岩相变形,第四期为中深层次伸展构造变形,剪切条带中有新生的绿泥石、黑云母、透闪石等矿物生成。
这条水吼——五河韧性剪切带,包含天柱山林场——野寨地段剖面、余井柴阁庙,桐城——太湖地段剖面。
潜山玉产于何处?有了初步的答案。



群策群力助推潜山玉产业中兴
与各种文化传承规律相同,玉文化的脉流是切不断的,但5千多年前的玉产业链条因自然、人为的力量可能被切断。潜山玉产业在经历兴衰轮回之后,又迎来了盛世中兴的曙光。
经初步调查,自2012年开始,潜山天柱山大道渐次有潜山石,潜山玉的集散交易,至2014年6月有售卖店铺15家,加工工人达60人,职业半职业采玉达千人,经营玉材品种增加到30余种,按质材优劣每吨300元——20万元,玉制品除供天柱山游客选购外,已销往北京、上海、云南、合肥、桐城等地。古老悠久的潜山玉,在新时期显示产业雏形。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壮大除本身发力外是需要助推的。霍山县产玉,玉产业发展与潜山有近似相同的经历轨迹,目前发展速度超过潜山,向规模化、集约化进展。桐城县玉材主要进口,境内进行玉器成型加工,产品经营形成产、供、销一条街。高峰时进到桐城玉工匠,工艺师达数百人,形成类似江浙的专业加工市场。桐城玉器产品以外销为主渠道,融进国内玉产业销售大网络,近年,代为全国各地玉器商定料加工,为专业市场定型批量加工,将玉文化研究融入桐城文化,成为桐城玉产业迅速发展的特征模式。桐城玉通过挖掘桐城文化发展为特色旅游商品,成为桐城经济发展新的成长极。
上个世纪70年代时,由于山东泰山石富含磷、钾等矿物质、粉碎之后当作肥料以几毛钱一斤运往河南等地销售。而硬度很高的“石核”被当地人以两块钱一块价格摆在地摊上当观赏石出卖,识货的外地人发现是玉石,泰山玉才被认识。现在泰山玉从每吨3万多元涨到每吨300万元,2008年泰山玉经营户仅5家,2009年发展到10多家,2010年发展到90多家,截至目前发展到500多家,加工业户500多家,从事泰山玉开发,加工、销售人员1万多人,已形成泰山文化广场、岱庙商业圈、石腊界首,泰山玉都四大泰山玉主销基地。泰山玉产业日渐壮大,他们做大玉产业经验就是市场加文化减短板(制约因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助推潜山玉产业发展壮大是潜山县带有战略性的理性思考。能使潜山玉价值翻番形成产业,有三个凸显的优势:一是潜山产玉,品种多样;二是潜山有打造30多年相对发达的旅游业,具备现实的消费市场;三是有玉文化的丰厚底蕴。发展潜山玉产业不是空穴来风,空中楼阁,而是有源之流,有本之木。
今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旅游业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着力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玉产业成长的突出特征是社会资本融合运行,玉器加工销售集约型、节约型、服务型,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不难预测国内消费市场将不断推高潜山玉的经济价值。均能激发潜山旅游业乃至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平稳增长,这是笔者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和期待的愿景。正如此,提出以下助推潜山玉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仍要发挥主导作用。把玉产业发展壮大作为一个大题目深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凸现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基础建设,加强玉材聚散地和主销基地建设。减少行政审批,在投融资、用地、宣传推广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做大做强玉企业,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的投入,三是加强对玉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乱开采,乱要价和欺蒙消费者等行为。
二、适当时段出台潜山玉地方标准,对潜山玉进行采样分析,申请省级潜山玉鉴评标准,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进入国标,使潜山玉价值翻番。
三、针对人才瓶颈问题,相关部门要把培养玉石雕刻、研发和营销人才列入重要计划,成立潜山玉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既懂工美设计又懂雕刻和潜山文化的高水平复合人才。
朱邦振
                                                                                                                                                                                                         201478
发表于 2014-7-1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5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4-29 01:09 , Processed in 0.07549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