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71|回复: 1

“杭州公交纵火案”细节:疑犯点火前曾诡异地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杭州公交纵火案”细节:疑犯点火前曾诡异地笑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4-07-07 09:55:11 作者:杨锋 钟煜豪

                  
         
                               
                                                                       
  昨日下午5时许,杭州市政府就5日发生的公交车纵火事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杭州市公安局称,从现场勘验、视频资料、刑事技术、调查访问等获取的证据表明,这是一起放火案件。警方现已锁定放火疑犯系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目前,公安机关没有发现该事件有与恐怖活动相关联的线索。

  据中新网报道,目前疑犯95%面积烧伤,生命体征平稳。对于网传的疑似疑犯照片,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汪劲浩表示,疑犯的真实身份该局正在全力核查。
  7月5日17时03分,一辆7路公交车在途经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车内突然起火燃烧,事故造成32人受伤。

  还原
  倾倒液体3秒后点火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杭州警方通过视频侦查和现场勘查等手段,首次公布了案件经过。
  警方
  可疑液体含香蕉水成分
  7月5日16时09分,疑犯随身携带一深色双肩包,从7路车起点灵隐站上车后,经过车辆过道,到达后门照顾(老弱病残)专座,将一深色双肩包藏匿于座位下。
  17时03分06秒,该男子起身,从包中取出并倾倒可燃物。
  3秒钟后,该男子用打火机点燃可燃物,致车厢内起火燃烧。
  在现场勘查中,杭州警方发现,该男子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内装有一个白色塑料桶。目前,公安人员在对被烧车辆地板上的燃烧残留物和白色塑料桶中残留的可疑可燃液体进行了提取检测,发现液体中含有“香蕉水”成分。据了解,香蕉水又名天那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较浓的香蕉气味,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乘客
  疑犯点火前曾诡异地笑
  据事发公交车上的监控截图显示,疑犯系一名三十岁左右男子,短发,微胖,着浅色T恤,背双肩包,上车后坐车厢中部正对后门座位。
  16岁的初二姑娘小程当时站在该男子附近。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交车到达事发位置时,这名男子一边往自己身上倒瓶里的液体,一边还说着“倒,倒,倒”。
  小程称,该男子在倒液体时,还向周围乘客做了一个很诡异的笑容。在自己身上浇满液体后,将最后一点液体倒在了公交车地板上。
  一股浓重的“香蕉水”味道开始弥漫车厢。
  车内乘客根本还未来得及反应时,“那男的拿出一个打火机,就往自己身上点,前后不到3秒钟,火就起来了。”一名当日在车上的目击者称。
  “当时就听到‘呼’的一声,那男人立刻变成了一团火球,整个车厢都着了起来。”小程说,当时自己脑子“嗡”的一下,一片空白,直到车内其他乘客撕心裂肺呼喊声把她拉回现实,她才想着要逃跑。
  在一片杂乱之中,小程被人群推挤着,从公交车前门逃下了车。回想起当时,她只记得有人踩到了她的脚背,她的鞋子被踩落,手上、脚上多处被抓破。
  伤情
  仍有29人在医院治疗
  据了解,涉事车辆起火时,车上共有乘客80余人。事故造成32人不同程度被烧伤,无死亡病例。截至昨日15时,仍有29名伤员在院接受治疗,其中15名重症病人病情依然危重。
  截至昨日中午12点,浙医二院共收治17名病人,1人出院。其中,烧伤科病区共9名伤者,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17岁。烧伤面积最大的为95%,超过90%的有2人,8人超过50%。
  据杭州市卫生局通报,目前,省、市卫生部门还指派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前往收治医院,对伤员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国内著名的烧伤科专家也已经抵达杭州对危重病人进行会诊指导。
  据杭州市交通部门通报,将着手做好理赔工作,加强与厦门、成都、贵阳等三地有关部门联络,了解类似事故处理的程序、政策等,抓紧制定理赔工作方案。
  “现在一切工作先以救人为主。如果涉及费用,一般的常规程序是由公交公司垫付,之后再由保险公司和相关部门负责。”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说。
  追问
  为何公交车“总受伤”?
  专家称国内公交车逃生通道建设偏少,安检不严格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认为,近些年国内屡屡发生的多起公交车燃烧事故,暴露出了当前公交系统的安保水平无法满足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的问题。
  吴伟强是公共交通领域的专家,此前曾考察过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多地的公共交通。他认为,目前国内的公交车在安全锤配备、灭火器配置、逃生通道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吴伟强考察国内多个城市的公交车后发现,目前国内公交车多采用封闭式窗户,通常车内仅一前一后配备两个灭火器。“安全锤也不多,前后两边各一个”。他告诉记者,国外的公交车不会把所有的逃生都寄托在小小的安全锤上,而是设置更多的逃生通道。
  “美国公交车每个窗户都可以临时打开,甚至包括前后挡风玻璃。”吴伟强称,部分先进国家的公交车窗户上,都设置有应急把手,发生紧急情况时,只需轻轻推动把手就可以打开窗户实现逃生。“有些甚至是自动的,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只需司机按钮就可以打开窗户。有的车子连车顶都设置有逃生通道。”
  与此同时,吴伟强称,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公交车安检措施之不严格。但他同时表示,公交车实现全站安检,也是一件不符合现实的事情。“但可以参照有些国家,实行抽检。”
  昨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杭州市公交集团已对8600余辆公交车配置的安全锤进行了检查,确保上线营运的车辆均配备安全锤。同时,还对每位司机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技能,进行了一次再教育宣传。

发表于 2014-7-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些年国内屡屡发生的多起公交车燃烧事故,暴露出了当前公交系统的安保水平无法满足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2 08:41 , Processed in 0.07567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