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67|回复: 0

家庭教育宝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

教育是一个广义名词,在当今二十一世纪,教育的范畴正在逐步扩大,它除了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甚至于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社会教育我们无法改变,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力求一致,这样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一个合力作用。 ­


­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

      考试结束,孩子们背着书包,拿着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轻松而又紧张地回到父母身边。说轻松是孩子们放假后可以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日;说紧张是孩子们将学习成绩呈现给父母,其父母对此持怎样的态度和评价不好预料。“上次考试前三名,这次才考第十五名,你怎么搞的!”“上次考试第十名,这次排名第二,照这样学习,上名牌大学没问题”。“你学习这么差,反正也学不好,我看你不愿上就算了”。如此的谈话,家长们很熟悉。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成绩上升,教师表扬,家长奖励,孩子高兴,皆大欢喜;成绩下降,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孩子紧张、自卑,悲歌一片。家长要求孩子积极上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重看分数,只能进不能退,孩子考得不好,就一点优点也没了,未免对孩子太苛刻了。孩子学习退步,或学习差一些若能正确对待,今后发愤努力则罢;若孩子心理无法承受,自暴自弃,或更甚者,感到前途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希望,出现“意外伤害”事件,会令家长追悔莫及。故此,作为家长,应以理智、平静的心态善待子女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只是孩子阶段性课本知识学习效果体现,远远不是孩子各个方面成长收获的表现,也不是单凭家长的需求和孩子主观愿望就能取得的。故此,作为家长不能以分数论子女的成败,应将学习成绩与操行评语相结合,综合分析子女的素质发展情况。­

­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盼望子女成才"已成为我们当今社会家长的共同心态。鉴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已越来越关注家庭教育问题,不断接受新的家教理念。做好家庭教育,我认为要走出以下四个误区。­

      1.揠苗助长,强按"牛头"喝水。这类家长在孩子蹒跚学步之际就按自己的要求来为孩子设计人生的宏伟蓝图了,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其实,做家长的不能从自身的善良愿望出发,去强迫孩子学他们丝毫没有兴趣的东西。过早的把孩子从玩具堆里拖出来,是对童心的摧残。让孩子被动的学一样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实在是对天真的扼杀。要知道,做家长的只能通过某种兴趣的训练来发掘孩子的才能,从而寻找家长愿望和童心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明智的。­

      2.简单粗暴,相信"不打不成材"。此类家长仍然相信古人总结出来的一条育人"经验",居然还抱着"不打不成材"的落后教育观念,这不能不使人深思和忧虑。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家长应该明白,对孩子施以棍棒或拳脚,这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在实际效果上不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现代社会已步入法制化的轨道,棍棒教育不但为法律所禁止,而且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它只会造成亲情的远离,制造更多的家庭悲剧。理智的家长们,要善于疏导,即使在你怒发冲冠时,也请一定让棍棒远离我们可爱的孩子!­

      3.过于溺爱,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有的人在童年时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为生存发愁的日子。这样的人,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心理较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遇挫折,容易产生过度的畏惧感,有的甚至受不了,想不开,脱不出,以至出现不良后果,令人痛心,令人惋惜。所以我们今天教育孩子,虽不一定要"饿其体肤",但也可以试试"劳其筋骨"。为此,我想在家庭教育中,只有给孩子多一些磨练,多一些挫折,才能锻炼孩子的生命承受力,成为一个能立足复杂社会的心理健全的有用之人。­

      4.随意比较,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性。现在有些家长喜欢把孩子摆在一起作比较,有的甚至当着自己孩子的面,数落孩子,这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事实上,一个孩子一个样,孩子间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好坏之分。不要随意把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重要的是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的教养方式。一个老师面对众多的孩子,还要注意做到尊重个别差异,在家庭,父母面对着的只是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先天差异和个性更是可行而且必要的。父母的责任是接受、理解孩子的秉性(积极的、消极的),正确引导,在不影响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充分发挥才智的机会。­

­


­压岁言VS压岁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亲戚朋友间都是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和亲朋对孩子的疼爱往往会由于在物质上过多地给予,把持不住适当的“度”而变成了一种溺爱。民间有句俗语“惯子如杀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朋友们应该量入为出,谨慎掏钱,千万别让压岁钱变了味道,压“歪”孩子们的心灵。现在又快到春节了,与其给孩子“压岁钱”,不妨给句“压岁言”。­

      “钱” 和“言”意义大不相同。“钱”为物质,而“言”为精神,过年若用精神“压岁”,大家的品味必定会提高,那些陈规陋习自然也会“出局”。同时“钱”的价值有限,而“言”的意义深远,一番语重心长之“言”,孩子受到了启迪,那岂不是受益非浅……­

       给孩子“压岁言”,就是让孩子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普通的母亲,她最大的愿望是女儿成才。新年那天,她没有给女儿压岁钱,而是送了一个笔记本,女儿要求她在上面写点东西,她略带羞怯地回复两天后给女儿。这位母亲没有受过大学的高等教育,女儿也没有期望母亲会送给她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可是当女儿接到本子时,惊讶得发不出声音。“人生活在一个有氧的环境里,燃烧是一种氧化,生锈也是一种氧化,希望你永远选择燃烧。”此时女儿哭了,明白了母亲的用心良苦。不管这句话出自何处,都是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和要求。再平凡的父母,也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哪怕寥寥几句,也是浓缩人生的精华,值得孩子细细品尝,牢牢铭记。这样的人生感悟,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比起那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元的“压岁钱”真要宝贵的多。­

      新春佳节父母以“压岁言”的形式,参与到教育子女的实践中来,这定会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

      同时给孩子“压岁言”,还会开辟一条情感交流的绿色通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压岁钱的数量也逐年攀升,慢慢开始异化,甚至成为溺爱的一种方式。很多父母平日里忙于自己的事情,早出晚归,很少和孩子交流,而给孩子更多的是钱,让他们周旋在各大商店里。春节里,让你的孩子坐在你的身旁,倾听着你的“心声”,让他感受你对他的爱,我相信孩子会进一步地理解你,懂得你的伟大和不易。这样孩子在你那讨到了“压岁言”,不要或少要了“压岁钱”,也将成为过节的新风气。­

      事实上,古今不用钱为孩子过年压岁的大有人在。宋代文学家苏轼,过年时在一枚普通的砚台上,刻下了这样激励的话语送给儿子苏迈:以此讲道常若温,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革命老人林伯渠,也是在条幅上写下“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实地”的话语,来为上小学的儿子“压岁”。­

      新春佳节,合家团圆,长辈将充满亲情的压岁言作为新春压岁礼品赠给孩子,年言岁语的字里行间凝聚着父辈盼子成才的心血,记载下自己成长进步的座右铭,这将是孩子今后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8 10:17 , Processed in 0.08366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