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367|回复: 12

不寂寞的天柱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不寂寞的天柱山

     因为家住天柱山麓,所以对别人写天柱山的文字格外留意,余秋雨先生《寂寞天柱山》一文读了多遍。我是一个秋雨崇拜者,凡在书店看到秋雨先生的文集都要购回收藏,还把它推介给我的学生,因此我的学生中也有不少秋雨先生的“粉丝”。

我喜爱秋雨先生文章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他的文章汪洋恣肆,读来有雄视万夫豪情万丈的感觉;第二是其文化知识渊博信息资源丰富,读来有百科全书的感觉;第三是先生观点新颖目光犀利率性而言,读来令人振聋发聩启示颇深。

由于有天柱山下人和秋雨崇拜者两重身份,所以对《寂寞天柱山》读得特别细,感受特别多,也因此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东西。但必须声明这是崇拜者对大师的衷心拥护,而非无耻之徒借泼名人脏水来吸引他人眼球。

秋雨先生是天柱山的女婿,他的太太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生地太湖县,距天柱山不足百里。不知那一年秋雨先生是不是在拜望岳父岳母路经山脚时产生的登山雅兴,于是方向一拐就进了天柱山。秋雨先生研究了大量古代文人在天柱山上留下的文墨遗痕,并做了些许推崇的评价。秋雨先生认为“现代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其实现代文化人对天柱山关注得很呢,每年都有报道说书协、作协、诗会、中央台、地方台、成批成批的人马涌向这里。秋雨先生忙于考察、写作、讲学,未曾注意这些消息吧?

近年来常见秋雨先生因文章引出些笔墨官司,有些人以训诂、考据的态度苛责于他,我认为就文章的某些问题发表意见那是一种求实的态度,但不要用“逗秋雨”“硬伤”之类的话中伤就行。秋雨先生如今不做戏剧研究了。(但2004年出版的《笛声何处》还属研究著作),写散文就不必考据、训诂了。何况写散文,随心走笔,神驰天壤,有那么一点不十分严密之处,实属正常。任何一位大家的作品都是在后人的争论之中传世的。写出文章来没人关注那才是悲哀的事。
《寂寞天柱山》问“安禄山叛乱……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的读书。”在研究李白的文章中没有发现关于李白在天柱山隐居的记载。李白是个豪放不羁、昂扬人生的角色,怎么会在天柱山这样奇山秀水之间行藏不留一点诗篇呢?李白以诗记年,用诗来判断李大诗人的萍踪仙迹是后人研究李白生平的主要依据。李白那时正在庐山、宣城、吴越一带隐居,还把妻子宋氏也从宋城接来了。宣城距天柱山不算太远,这位游仙于某个春日携朋来游应有可能,天柱山下潜水河中那个“酒岛流霞”的题词据说确实是李白醉后题写的。要说他长期隐居于此,却无诗为证。而永王兵败,李白获罪,流放夜郎,白帝遇赦,东还后在岳西司空山隐居半年却有诗为证。(即《避地司空原言怀》等五首诗,司空山距天柱山二百余华里。近日查“天柱山词典”却将这几首诗归在天柱山名下。)秋雨先生可能是听信了当地某个导游妄图拉诗仙做邻居自抬身价的妄谈。
   “(苏轼)老人一生最后一个官职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团练副使’看来连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终老之计’了。”以前有人对秋雨先生这一判断写过文章指责其“硬伤”。我查阅关于苏轼生平及年谱的多种资料,认定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的邓绍基、周秀才、候光复主编的《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集、苏轼》一书 “苏轼的生平与诗歌创作”中的叙述较为可靠:“元符三年,五月大赦,量移廉州。六月渡海,七月至廉州贬所。九月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行至英州,复奉朝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在外州任便居住,后卒于常州。”从中知道,那位指出硬伤者自己说话也不够严密。苏轼半生颠沛一身疾病,朝庭看见苏轼已经老迈不堪重用,便给予他一个舒州团练副使的虚职,领点养老俸钱,随他在永州、虔州、真州、常州“任便居住”,但他就是没到舒州去。至于他在40岁时与一位隐者定居天柱山的约定,恐怕在人生遭际的岁月中早给忘掉了,即使没忘掉,此时望着那关山重重路途遥迢的一座大山,也只好遗憾此生了。
秋雨先生写道“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地询问当地老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秋雨先生同周郎都是天柱山脚下的女婿,天柱山乔国老家小女嫁与周郎一典尽人皆知。周郎是舒城人,至今舒城老街上还有“周瑜桥”、郊外有“周瑜墓”、“周瑜草堂”。王荆公可能把舒城县和舒州当成一地了。秋雨先生在人物典故上这点小模糊也算不得什么大错。天柱山乔国老家两位千金嫁与孙郎、周郎的故事天下闻名,两位美人梳妆照镜的胭脂井至今犹在。
“在霹雳石边上见到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
这是秋雨先生很感兴趣的一个游山小插曲。天柱山上的溪水中确有娃娃鱼,我1973年游天柱山时,还在溪水中捉过几条,燃着山火煮了一盆娃鱼汤吃。后来国家宣布娃娃鱼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天柱山开放以后,管理严格,绝对不准再捕捉娃娃鱼了。我1985年游山时看到许多当地妇女、小孩用玻璃瓶装了山涧里捕来的红肚黑背的水狗子叫卖,城里人问这是什么,答曰“娃娃鱼”。秋雨先生肯定是碰上了卖水狗子的。在余姚水乡出生上海都市长大的秋雨先生,肯定不知道那红肚黑背的可爱小家伙是什么。至于那妇女说的“偈语”,想必那尖声细气的潜山腔是说“买鱼的人还没有来呢,我等着那买鱼的人来买。” 天柱山人喜欢用这种颇含哲理的语气智慧地同别人交谈。
“我本以为进山以后可以找到李白、苏东坡他们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原因离我更加遥远了呢?” 这句话大概就是秋雨先生觉得天柱山寂寞的最重要原。秋雨先生你不寂寞,你的支持者多得很呢,你肩负着时代重任呢,天下还有那么多的风景名胜等着你去亲近,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等着你去考察,有那么多的读者等着读你的新作呢!从你的作品中我看出你的人生激情澎湃,你不能息隐,也不能封笔。你去天柱山的时候可能游人是少了点,但只有那样的时候才叫游山,才有心灵的清静,才有精神的畅游。若是赶上旅游长假山上游人摩肩接踵,紫陌红尘一片烦嚣,那时天柱山不寂寞,但也不是你秋雨先生想去的地方。
天柱山是有山志的,秋雨先生没见着,所以写了“天柱山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天柱山志》是天柱山下的乌以风老人落难时期,花了二十年时间考察研究的成果。乌以风老人曾在安庆一中、野寨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任教,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他不仅写了《天柱山志》,还在研究天柱山文化的过程中,研究了儒、释、道三教的渊源。
如今的天柱山下有国道、铁道、高速公路,国内外的游客们均怀着崇敬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涌到天柱山来朝圣。秋雨先生,天柱山一点都不寂寞呢!
笔者自从1985年那次以后再也没去过天柱山了,因为去了也无非是看人头。昨天从山脚下路过,停车去看了石牛古洞的摩崖石刻,惊讶于那么一处幽静山涧的光滑石壁上竟然留下了许多圣贤遗墨!秋雨先生好像没有光顾那个陈列了千年文化的长廊。
如果今后再去天柱山,我一定选一个寒冬时节,因为那时山上是清静的。雪中的天柱山肯定又是一种风姿,去时再约一、驴友,做一回“千山皆白雪,万里一笠翁”的逍遥游,可谓惬意。
秋雨先生!再登一回天柱山?上次走错路上了天蛙峰,此次上那天柱峰如何?
(写于2006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到今有那么多名人雅仕陪伴,一定不会寂寞。
发表于 2009-5-1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位有菜的來了,:handshake
发表于 2009-5-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皖安 于 2009-5-12 22:43 编辑

LZ写的很精彩。
当代派的这些大文豪,我是一个个鄙视,没有不是在借题发挥,别有用心
当代文豪王蒙,我还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少头衔,网上能查到,我才懒的查,看到大家也在关注小沈阳,他也怕寂寞,像韩姐一样,非要出来折腾一下,说赵本山当代文化革命的创始人,听着都想喷饭,这就是文人的精辟所在。
还有楼主说的秋雨先生,才高八斗,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他曾经是天柱山的女婿了,可他的的目的是在为以后的事做个完美的铺垫,孔雀东南飞影视城,很多家乡朋友都很陌生,这里是余夫子的庞大产业的冰山一角,我说道这里了。已供大家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话有道理
发表于 2009-5-1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交流,希望不影响大家的心情
发表于 2009-5-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粗茶居原来是位老师啊,怪不得呢
发表于 2009-5-1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精辟,经典!
发表于 2009-5-16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一定是个好老师
发表于 2009-7-1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也很牛!底蕴也很深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5-15 10:30 , Processed in 0.07809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