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 发表于日照论坛不到仨月,点击率达80000人次,引起网友普遍共鸣。
原帖网址:http://bbs.dzwww.com/viewthread.php?tid=25140889
关于字辈与起名的真实学问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字辈就是族谱的核心和纽带。遵循家族命字(字辈、亦称派语)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及和谐氛围,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由于各种原因,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起,世人对字辈变得漠视或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他们崇拜伟人名字、名人名字逐步发展到了金钱发财的名字等。近十年来很多又是花钱找那些60后们所谓的半仙、风水、周易、电脑起名等“专家”,这些人根本就不掌握被起名者自家的先祖曾用字及其谐音字和世代次序,一味的参照生日、时辰、八字等而胡乱给孩子起名改名,追求官运、财运、桃花运。试想,在孩子幼年就误导信邪,不注重进行科学教育和培养,单靠起名叫研硕、博研、院士等,孩子就如愿名副其实了?其结果是,闹出很多笑话而遭世人嗤笑。在这样的误导下能不出乱子闹出笑话,给孩子故意造成终生伤害吗?让孩子一生没完没了的向对方解释、说不清道不白的烦恼、尴尬和纠结。 诸如与先祖重名或谐音,甚至家族中连续八代同用一个名字,这已经是文革以来的常见现象。对此,各大家族续修家谱时,有的给予拒绝入谱,但绝大多数家族还是客观理性的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给予宽容并采取统一的归正,归正的办法无非就是把名字中加入该世的命字,删除伪科学选的字。否则,长幼难辨、远近难识、尊卑不知、祖孙混淆,木本、水源、血脉、世系紊乱。 在华夏众多的姓氏中,唯孔孟曾颜四姓使用统一的排行字辈,且为皇帝所赐准,这在中国历史上实为罕见。
因历代封建王朝曾规定:孔子、颜回、孟子的后裔都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专掌祀典祀产,而曾子后裔却未享受这世袭的礼遇,故在1539年,嘉庆皇帝鉴于“四贤一体,皆有大功于吾道,而曾氏独无世袭,非缺典欤”,便下诏寻找曾子后裔,因曾据南迁江西后山东一直无曾姓人居住,因此曾质粹奉旨东归(从江西回迁山东),封为翰林五经博士;清康熙帝玄烨赐孔、颜、曾、孟四姓使用统一的排行字辈。由于孔子、颜回、曾子、孟子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注:孔子母亲是颜徵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历代皇帝恩赐给孔子、颜回、曾子、孟子的特殊待遇和荣誉尊称,这也是孔颜曾孟四姓使用统一排行字辈的根本原因。孔颜曾孟四姓使用统一排行字辈有50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是当今全国统一得最好的字辈。
其他姓氏都是由各个分支在续修族谱时,家族知识较为渊博和功名较高以及德高望重的知识成员,根据本姓氏繁体字的笔画,结合太极八卦五行,充分考究润酿,考虑命字的笔画,预先选择命字,首先对照先祖们所用过的字及谐音以确保避开,在不犯忌、不相克的前提下,组成次序(亦称派语)再交给族人们充分发挥民主讨论后确立的。这就是常见的同一个姓氏,有不同的族谱,或字辈。而不同分支、不同世代却用同一命字的原因所在。 名字不是人们常说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人的“胸牌”,在这个胸牌上有三大印记: 第一是印记着本姓氏渊源; 第二是印记着本大支始祖何时迁自何地及徙居地域; 第三是印记着本人属于该大支的第几世代。 无论本姓还是表姓(亦称表亲、表族),也无论是你走到天涯海角,见名知远近、别长幼、分尊卑、无需问询和解释,直接称呼。通过字辈使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起,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不仅本家人如此,与表族(表亲姓)也是如此。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及和谐氛围,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采用单字命名也如同脱离家族命字(字辈)乱起名一样不规范、混乱,无论走到哪里,本族及表族都会回避与你攀亲、拉家常,使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便是你再解释自己名字含义、起名时的背景等也是白搭。 命名的唯一依据当然就是家族命字(字辈),其次就是堂叔兄弟大排行(昭穆式)字词的连贯性排序或部首旁的统一。如:“木”旁,桃杏椿杉檀杨槐柳柱模彩等;还有的用“礻”旁,如:福禄祥祺祯祚褆礼禧等;女孩的堂叔姊妹们则是统一选择绚丽多彩的美好象征如:雲霞雯雪雨蕾霆露等,还有的多带有“艹”如:芬芳芷芝艾芹苓苋荷花菊等也含有适应其出生的季节性。 旧时生育顺其自然而儿女成群,绝大多数都是把堂叔兄弟或堂叔姊妹大排行统一使用部首旁,笔者见过一些老谱,那是清代的堂叔兄弟们大排行,所用名字是把所有的金属元素字全部用上了,都带有“钅”旁。上述这些也叫“昭穆命名法”,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称呼的时候不带姓和辈,直喊名如:桃兄、杏弟等简称。对同辈女性也是简称名字中的一个单字如:芬姐、芳妹等简称。显得亲热和谐。本来就是本家人称呼时是要避姓的,同辈间避辈而直喊名的。 现代,也有部分独生子女结合后又生育的孩子的命名是把父姓加母姓再加字辈,这种情况大多是叫起来不绕口,标志着父母姓氏及自身字辈,也是当今独生子女们不错的选择,一目了然,值得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