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28|回复: 4

我拿什么感动你,我的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滕格尔《父亲》那辽远、苍凉的音乐在教室里回荡,我精心准备的《背影》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今天听课的既有老师,也有主管部门的领导,所以我格外地认真。学生们的情绪也很快地被调动起来——作者情感、父子情深、离别情景,都在我声情并茂地讲述中,自然地融为一体。
课堂静极了,我被文章中的父爱深深感动着,学生们也睁大了眼睛在静静地听我的分析……于是我又情不自禁地朗读起课文:“……我的眼泪又来了……”
突然,在一个角落出现了声音:
“又是哭!真没出息,还像个爷们儿吗?”
“真是的,不就是一次分别吗?好像是要永别似的。”
声音虽很轻,可于我却是分外地刺耳。我忽地有一种被人抱空的感觉,再也没法把课文读下去了,竟呆呆地看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说不上半句话来。全班的同学都一齐扭过头,看着刚才说话的几个同学,他们大概是在估计:这回老师会狠狠地教训这几个破坏了课堂纪律的家伙吧。
可我终于没能开口,我绝望了:我的这堂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失败了……
我不明白:我的这些为了一个虚幻的偶像或者渺茫的承诺就可以大喊大叫甚至痛哭不止的学生为什么今天竟是如此的冷酷,而这活生生的、随时随地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故事为什么就不能打动他们的心呢?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教历史的同事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在讲古代的“人质”事件时,他说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将领去边远之地守边,而其妻子儿女则被留在君王的身边当作人质,君王一旦发现领在外有不忠的行为,他的家人定遭不幸。我的这位同事原以为,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肯定要痛恨“人质”制度的不合理,可想不到的是,竟有学生说:“那还不简单,另娶一个妻子,不就有了许多儿女?”
天哪!我的这位同事当时是目瞪口呆,也是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是什么造成今天的样子,像花开一样的年纪,竟是这般的“坚定”“坚强”,以至毫无知觉,“麻木不仁”?你们小小的心到底是怎么啦?我的学生们!
那天,我在讲“母爱”的作文题,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一直在感动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只母羊竟在屠夫的屠刀前生下了两只羊羔,并流着眼泪跪倒于地……屠夫心软了,他丢下了屠刀,从此不再做屠杀的营生。
可我的学生去不以为然,他们竟认为屠夫太傻:因为小羊羔的肉最嫩。
我无语面对我的这些我一直认为是最可爱最天真的学生们,因为他们本应该是最能感动别人或被别人感动的时候,为什么今天竟一点感动都没有?
如果连生养我们的父母之情,都无法让大家怦然心动,那还能拿什么感动你,我的学生?
发表于 2011-12-2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小朋友们现在还小,长大了会明白的。。。
发表于 2011-12-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孩子们被教育成啥样了。
发表于 2011-12-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认为,学生随意在课堂上“插嘴”可能会影响课堂纪律,是对老师不尊敬的表现。但是我觉得,学生课堂上“插嘴”其实很多时候是智慧的火花在闪现,是个性的张扬,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此举是人性化教学的一种体现,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精神。对于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课堂上学生的“插嘴”,除少数胡说,有意捣乱外,多数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的主动发言 。教师应善待这种“插嘴”。能多几个这样的插嘴,课堂气氛将会因之而活跃起来。
   为此,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看法,认为学生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只会定定神神地听老师讲课,才是最好的学生,这样的班级才是守规矩的好集体。事实上这样的鸦雀无声、平静无波的课堂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教师要特别善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因为插嘴的学生,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身心投入,积极思维,主动要求自觉学习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比那些脑子里也许还在想着如何坐好才能受到老师表扬,张着嘴等老师“喂知识”,甚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室外事的学生要好得多。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保护这种“插嘴”,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的这种“插嘴”受到批评或指责,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能会使他们以后连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了。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 。
    我在上课时也努力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不会要求学生坐姿一定要四平八稳的,只要学生的脑子能跟着问题在转,老师的教学目的就能够达到。现在的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非常强,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插嘴也是必要的,因为插嘴的学生往往对老师的问题反应快,有不同的意见或有补充的内容,这样的孩子具有创新的精神。
   可是,现在大多数班级的学生多达70余人,而每个学生对老师或是课本上的知识都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如果课堂上允许学生随便“插嘴”,势必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那又该怎么调控呢?我一直觉得对待的学生“插嘴”,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当作些恰如其分的“引导”。在实践中,我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当学生“插嘴”有些乱时,我故意让这种状态持续了几节课,不知不觉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这点了,不久就有学生提意见了:“老师,课堂很吵啊!”“我都听不清楚!”“老师,这样下去我都乱了!”……此刻,我终于表态了:“老师不反对你们‘插嘴’,有时还很欣赏一些同学的‘插嘴’,这说明你们善于思考,敢于发言!不过,这些同学提的意见也有道理,如果大家都随便插嘴,结果谁都没法说没法听,受害的是我们大家……老师决定改变一下大家‘插嘴’的方式,让大家既有‘插嘴’的机会,又不会影响上课的效果……”我话还没说完,班里又有同学马上 “插嘴”了:“老师,什么方式啊,快告诉我们吧!”我看着她说:“你说什么,老师没听清楚啊!你再说一遍吧!”小梅又说了一遍,我又说没听清楚。这次她觉得奇怪,因为我离她很近,不可能没听清楚。她犹豫了一下,终于站了起来大声地又说了一遍。我微笑着说:“现在听清楚了!”这时,另一个男生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家都把目光注视着他,只见他高兴地说;“我知道了,老师是故意的,他是想让我们‘插嘴’时,要‘站起来’说,这样大家才能很好地听你讲话!老师,我说得对吗?”我笑了,拍拍他肩膀说:“嘿,不错,你说得对,只要站起来‘插嘴’,我就听见了!要是坐着‘插嘴’老师又会听不见的!”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个个都笑了,显得很兴奋!紧接着,班长也站了起来说:“要是好几个同学都想‘插嘴’呢?”她正说着,刚好就有两个同学也站了起来:“我……”我打断了他们的话:“看,要是大家都抢着说,那也会乱了!应该怎么做呢?”“这个简单,按站起来的先后顺序说,当有人站起来了,其他人就等等,等他说好了,再站起来发言!”“还有,要是同时站起来,就互相谦让一下,一个个讲!”看着他们一个个“站起来”津津有味地“插嘴”,我满意地点着头……
  由于站起来“插嘴”必须很显眼地面对大家,所以,它首先会让学生对“插嘴”的内容有所思考,而不会象坐着那样有时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其次,它能正面锻炼学生面对“大众”的表达能力和胆量;再次,它能让“插嘴”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讲给全体学生听,真正促进“插嘴”学生同全班学生的交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展示学生个性”和“遵守课堂纪律”的冲突。不过,为了让学生都养成站起来“插嘴”的习惯,当学生忘记“起立”时,教师不能敷衍了事,每次都要及时地给予提醒和强化,并且让学生互相提醒。久而久之,站起来“插嘴”就会成了每个学生“自然而然”的反应了。
  将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做法——站起来“插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5-7-2 09:56 , Processed in 0.0695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