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69|回复: 7

两初中女生被指与人同居手拉手投水自杀(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差一点和两个好朋友一起投水的小英,想起死去的朋友很伤心。 陈辉 摄
  被打捞出水的时候,两个女孩的手是紧紧捆在一起的。“活着太累了,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两个分别17岁和13岁的女孩死前对好朋友说的话。她们最好的朋友,也身处在同样的困境中,并差点和两个伙伴一起走向死亡。
  小慧(化名)和小华(化名)同是韶关南雄市黄坑中学的初二学生。5月11日中午,两人一起在学校边的水库投水自杀。杀死她们的是同学间流传甚烈的流言蜚语:最初传她们谈恋爱,随后传她们与高年级男生同居。在她们投水死后,传言竟愈加升级——指两人自杀是因为与男生同居后怀了孕。当然,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以及无法排解苦恼也应是她们自杀的推动。
  女孩死后,家长指责学校没有尽到职责,学校认为是父母不和、重男轻女等家庭因素导致了女孩的自杀。   三个女孩的背后是农村孩子面临的现实处境:社会的发展,资讯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民工子弟隔代教育和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多,致使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失调比例越来越多。与城市孩子相比,她们面临更多成长的烦恼和困惑,但现实是,城市孩子的心理问题日渐被引起关注,农村孩子则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女孩之死]
  浮在上面的是小华(化名),在她的身下是小慧(化名)。当她们被打捞出水时,人们发现小华的左手和小慧的右手是用学校校卡的挂绳牢牢地绑在一起的。 
  两初中女生水库边消失
  5月11日晚7时许,韶关南雄市妇幼保健医院工地。正在干活的胡峰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并告诉他小慧上午请假出去,现在还没有回校,让他看看是回家了还是到亲戚家去了。
  38岁的胡峰是湖南邵阳人,15年前来到南雄打工,小慧是他的大女儿,13年前在南雄出生,生前是南雄市黄坑中学初二学生。
  胡峰回到家,没有见到女儿。他打电话去南雄的姐姐家,姐姐也说没有看到。晚8时13分,胡峰搭摩托车来到黄坑中学。在学校教导处,他见到了沈明达——小华的父亲。小华今年17岁,与小慧同班。当天下午6时许,正在烟地里干活的沈明达也接到了和胡峰同样的电话。
  老师简单地告诉他们,上午9时许,小慧和小华请假离校至今没回。同学小英(化名)反映,中午11时许,两个女孩去了距学校两三公里的黄坑镇云田水村围背水库。两人之前曾对小英说“这世界没什么好留恋,做人还不如做鬼”。小英回校后感到心里不安,就和同学又赶去水库,发现了她们的校卡,水面上还漂浮着小慧的凉鞋,因此担心两个女孩投水自杀了。
  沈明达、胡峰和一些师生当即赶往水库,一番搜寻,没见到两人的踪影。晚10时,学校向黄坑派出所报警。民警随后赶到并组织人员打捞,直到第二天凌晨,依然一无所获。
放牛村民水库发现两女尸
  两女QQ神秘上线但未回复
  她们会不会没有去水库?黄坑中学校长邓华君说,考虑到两个女孩平时喜欢上网聊QQ,在打捞的同时,学校又派出专人在网上监控。
  5月12日早上8时许,小慧的QQ头像突然由暗变亮,与此同时,小华的QQ也上线了。邓华君说,这让他们感到惊喜,连忙向两个女孩发去信息,但没有回复。他们随即发动学校所有认识两个女孩的师生,到黄坑、乌径、大塘、邓桥等周边城镇的网吧逐一寻找,却都不见人影。   学校又与韶关市公安局联系,希望通过他们确定两个QQ是在什么地方登录的。“只要她们回一个信息,我们马上就能确定。”对方说,但需要两人都回一个信息。直到中午11时45分,两个QQ同时下线,却没有任何回复。
  对这个神秘的事件,邓华君校长认为,可能是两个女孩的QQ被人盗取了。
  放牛村民水库发现两女尸
  5月13日早晨5时许,黄坑镇云田水村围背水库边,一个早起放牛的村民发现水库里漂着一个人,穿着黄坑中学的校服。接到报告,胡峰、沈明达、学校有关领导以及黄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水库。
  浮在水面上的是小华,在她的身下是小慧。当她们被打捞出水时,人们发现小华的左手和小慧的右手是用学校校卡的挂绳牢牢地绑在一起的。
  “她们打的是农民绑牛用的那种结,死结。”邓华君说,这种结越挣扎捆得越紧。 
与人同居传闻令她们孤立
  [杀人流言]
  记者调查中发现,最初是传她们谈恋爱,随后是传她们与高年级男生同居。而两个女孩死后,又有传言说她们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与男生同居后怀了孕。 
  与人同居传闻令她们孤立   也许,只有小英能够理解小慧和小华为什么要自杀。她说,当时她也有过同样的念头,只是最后时刻她想到了“这样做对不起爸爸妈妈”。小英说,小慧和小华自杀的原因是她们生活得不快乐。因为在学校被流言包围,遭同学孤立;回到家,也感受不到温暖。
  14岁的小英和小慧是小学同学,初中又同班。去年秋季,小华来到她们班,3人与班上另一个女孩小莉渐渐成为好朋友。因为她们经常与其他班级男生一起玩,同学中开始流传一些有关她们的流言蜚语。她,没说流言的具体内容,只是说“整个班就都觉得我们不好”。
  记者的调查则显示,这些流言最初是传她们谈恋爱,随后又传她们与高年级男生在出租屋中同居。
  这些传言让4个女孩与同学间产生隔阂,她们开始被孤立。班主任罗晓峰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说:“她们几个经常一起玩,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有点排斥。” 
  死后更被传自杀是因怀孕
  但在小慧和小华身亡后,这种传言竟愈演愈烈。本报接到的报料有的就称她们自杀是因为与男生同居后怀了孕。更有甚都称两人“一个是与人同居怀孕,一个是被人强奸了”。
  对这种流言,两人的家长表示相当愤怒。胡峰更断然表示,两女孩被打捞出水后,法医现场勘查曾确认两个女孩的处女膜仍然完好。 
同为留守孩子四女成朋友
  [投水前夜]
  三人越聊伤心,小慧和小华透露了一起去死的念头。小英没有劝阻两个同伴,因为她也想过不如死了算了 
  同为留守孩子四女成朋友
  对于四个女孩来说,传言难以承受。小英说,更苦恼的是无处诉说。
  小英说,小慧和小华家都是姐弟三人,父母都重男轻女,偏爱弟弟,这让她们感受到了冷落。这和学校老师介绍的情况一样。有一次,小英和小华母女3人一起逛街。一路上,沈母不停问小华的弟弟想买什么、吃什么,有求必应。可小华想买一支圆珠笔,母亲却要她自己(拿钱)买。“当时我就觉得她妈妈好偏心。”小英说。
  小慧家里,父母时常吵架,有时母亲还会打骂她。小英说,周末放假,小慧有时会先到她家,玩到很晚才会回去。“因为她说不想回家”。   小英也同样家庭不幸。两年前,因为家庭矛盾,母亲喝农药自杀,现在父亲长期外出打工,她只能在家与奶奶相依为命。
  小莉的父母也全都在外打工,只有奶奶在家看护她和在南雄市上学的哥哥。
  正是这种相近的家庭,把四个女孩拉在了一起。小英说,她们“性格很合,在一起,很聊得来”。 
  投水前三女生越聊越伤心
  据悉,在两人投水前一晚,小慧、小华、小英3人来到小慧家以前在黄坑镇租住的屋子,边吃边聊。
  “她们就说在学校里,会被人家说一些不好的话,还说反正家里面有三个(孩子),自己不重要,然后就说不如去死了算了。”小英回忆当时聊天的情景说。3人还聊到了鬼。“活着太累了,不如死了算了。死了变成鬼,就不会被人欺负,还可以报复那些欺负她们的人。”围绕着这样的话题,3人越聊伤心,小慧和小华透露了一起去死的念头。
  小英没有劝阻两个同伴,因为她“也有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也想到过(不如死了算了)”。但“我死了,就对不起爸爸妈妈。”她对两个朋友说。
  “你舍不得父母,你就回去吧。”5月11日上午11时许,3个伙伴请假离开学校,然后在一片小树林边告别。小英走回学校,小慧和小华走向围背水库。分别前,小华还委托小英把饭卡交给弟弟。
  打捞出水的时候,小慧的右手和小华的左手用校卡的挂绳绑在一起。她们为什么要这样?
  “她们说要一起生,一起死。”豆大的泪珠顺着小英的脸颊滚落。
家里指学校失职 学校指家里轻女
  责任之争
  家里指学校失职 学校指家里轻女
  “(五一)回来放7天假,她帮着下地锄草,她都没说自己有什么过错。她性格很好的,你打了她,她都要吃饭,怎么会去死呢?”小华的母亲说,女儿死后,她们已经多次找到学校要求赔偿,但学校要求她们等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
  而胡峰则认为,两个女孩早晨9时就请假出去,学校却直到下午才发现开始寻找,“假如学校早有反应,马上去找,她们就不会下水库了”。   班主任罗晓峰表示,家庭因素是两个女孩自杀的重要原因。“她们家庭都比较重男轻女,父母对弟弟千依百顺,对姐姐都是漠不关心,家庭交流都是骂的口吻。”
  黄坑中学校长邓华君则强调,得到班主任老师报告后,学校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而非像胡峰说的那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专家分析
  农村孩子 心理干预更缺
  心理学家和青少年教育专家指出,小慧和小华的自杀和此前的电白校园惨案,实质上暴露的都是当前农村孩子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缺失。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指出,调查显示,农村孩子有了烦恼,交流最多的却是小伙伴。但这种交流不但达不到舒缓压力的作用,相反,还会造成负作用。
  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中山大学郭丽副教授也表示,倘若遇上同伴也身处这种困境,就会扩大她们的消极心理。长期的压抑最后就可能全面崩溃,出现集体自杀等悲剧。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渐引起有关各方关注,许多大中城市的高校和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引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但目前农村中小学在这方面几乎还处于空白。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所长、博导张大钧直言:“现在城市学校这方面的重视和投入都不足,还有谁会考虑到农村去?”
发表于 2007-6-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过于脆弱  缺乏爱与关心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不无道理 楼上的
发表于 2007-6-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悲哀
发表于 2007-6-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小孩 这点挫折都经受不起
发表于 2007-6-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孩子啊,就是太脆弱了!
发表于 2007-6-5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s:10][s:10]
引用第3楼天鱼之恋于2007-06-04 10:54发表的 :
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悲哀
发表于 2007-6-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里也能窥见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调,老师们不能发现班上这些流言碎语都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的伤害,有几个老师把心理学用在教学中呢,
    多少年来,教育一直是这样恶生恶,已经屡见不鲜了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正在性格定型期,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断送前程,缺少生理和心理教育更让她们失常,在加雪上加霜,更是生不如死.
   
不能怪家长,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
绝大部分的农村的发展从实际来讲反而是倒退了,农民土地的减少,收入就减少,涌入城里自然就业压力大,赚的钱跟不上物价的飞涨,家庭的压力也让他们只能为生机为妻而老小而奔波劳累了.
只要孩子们还健康,就无暇顾及她们的其他方面了.
要么压力过大,夫妻经常吵嘴,打架,让孩子们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孩子们的心情也很压抑,自己身边同学的父母合合睦睦,也自感尴尬,没有成人的引导与沟通,生怕同学和老师们问起她的父母,
更不敢与人交流,当偶然中遇到家境相同或心事相同的同学就会心往一处想,互诉衷肠,倒苦水,最后就会演绎出上面那悲惨的一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4 14:17 , Processed in 0.19358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