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说明:
本帖相对于《中国膳食指南》(见健康时尚板块)算是微末之术,因膳食指南是营养师集体调查总结结晶。本帖算是个人和喜欢健康养生的朋友的交流。
顺时 养 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理论,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 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提出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如: 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 顺乎自然变化,四时养生; 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
什么是顺时养生
顺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 养生应该按照天时的阴阳消长变化及气的升降变化规律进行。 《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易·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万物的荣枯生死,人们如果能顺从天气的变化,就能保全“生气”,延年益寿,否则就会生病或夭折。
第二节 春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 春季,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是气血活动加强 阳气的生发意味着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 二是肝气开始亢盛 具体表现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肝所藏之血流向四肢。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血压不稳、脾胃虚弱的病症。 三是精神活动逐渐活跃 随着气候的转暖和写生的增多,人们的精神活动亦开始活跃起来。 春季养生应根据“万物生发,肝气旺盛”的特点,在精神、饮食、运动、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春季阳气初生,应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 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 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香椿、豆苗、洋葱、芹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能够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春季养生食谱
梅花粥
白梅花5 克,粳米60 觅。先用粳米煮成粥后,加入白梅花一起煮开2 分钟,即可食用。梅花可疏肝和胃,用于梅核气或痛经及经前乳房胀痛。
决明子粥 主要原料:炒决明子15 克,粳米100 克,冰糖少许,或加白菊花10 克。 制作方法: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煎汁,或与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效用说明:清肝、明目、通便。适宜于目赤肿痛、怕光多泪、头痛头晕、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肝炎、习惯性便秘等症。
芹菜炒香菇
芹菜400 克,水发香菇50 克,精盐6 克,淀粉适量,植物油50 克。芹菜择去叶、茎洗净,剖开切成约2 厘米的长节,用盐拌香菇切片,与醋、味精、淀粉混合装在碗里,加入水约50 毫升,对芡汁待用。锅置旺火上烧热后,倒入油50 克,待油冒青烟时,即可下芹菜,煽炒2 一3 分钟后,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匀,淋入芡汁速炒起锅即成。功能平肝清热。对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患者,是良好的保健菜肴。
大头鱼鲜汤
胡萝卜200 克,大头鱼头1 个,生姜5 片,橘皮丝5 克,煮汤,煮熟后加盐,食用。功能健脾利水,补益气血。
第三节 夏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 夏季持续的高温潮湿天气,常使人心烦意乱,夜不成寐,茶饭不香,汗流侠背,头昏脑胀,难以忍受。如果你能注意养生之道,不但会愉快顺利地度过盛夏,而且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也大有裨益。 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季宜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类、鸡蛋、豆制品等。
夏季养生食谱
莲藕粥
莲藕100克,洗净切片,取适量糯米一并放入清水共煮,煮熟后再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功能是补益脾胃、养神益气,可以治疗嗜睡、消化不良、精神倦怠、心神烦躁等病证。
五汁饮
主要原料:梨100 克,荸荠100 克,藕100 克,麦门冬500 克,鲜芦根1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五物分别绞碎如泥,用布拧汁或榨挤汁。若麦门冬及芦根不易挤计时,可在绞碎后加等量凉开水,浸润30 分钟后再挤汁。将五汁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对因高烧后津液过伤而引起的口渴较甚
丝瓜泥鳅汤
丝瓜100 克,泥鳅150 克,姜5 克,薄.荷叶10 克,蒜泥巧克。将丝瓜皮去掉,切成薄片,洗净,将泥鳅入清水养3 天(每天换2 次水),待其肠中杂物排时净,腹呈透明状时再行冲洗。放入清沸水中煲10分钟后,放入丝瓜、薄荷叶、姜、蒜泥,煮熟丝瓜,放入少许精生盐,小磨香麻油4 克,即可食用。此汤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可治痒子疖毒。
荸荠海蜇汤
主要原料:荸荠60 克,海蜇头60 克。 制作方法:先将海蜇头漂洗去咸味,再与荸荠同煮。亦可将蜇头、荸荠取出蘸酱油食用。 效用说明:清热泻火,益阴生津。适宜于上焦火炎而致耳鸣、耳聋、耳部胀疼,心烦胸热、厌食不饥等症。
第四节 秋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秋天的燥气最强,燥气和人体五脏中的肺关系最为密切,燥性干。燥气为患,往往最先影响肺,这就叫做燥气通于肺。 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而肺最怕燥,一旦被燥邪所伤就易出现气逆、喘咳、口干鼻干、咳痰黏稠而干等肺燥津亏气逆的病证。所以秋天最要注意润养肺生津。 润肺的食物很多,如薏仁、山药、白萝卜、百合、荸荠、梨子、银耳、玉竹、鸭、蜂蜜、菊花等。 平时只要我们适当地多吃一点这些食物,即能够对肺产生很好的滋养作用。
秋季养生食谱
生津代茶饮
主要原料:青果5个,石斛6g,菊花6g,荸荠5个,麦门冬9g,鲜芦根2支,桑叶9g,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作工艺:荸荠、黄梨去皮,石斛、芦根切碎,青果掰开去核,将上述各物混合,加水2000ml,文火煎煮半小时,静置片刻,过滤取汁饮用。 效用说明:生津止咳,清热解暑。适宜于早秋季节燥热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等症。
百合粥《饮食辨录》 主要原料:鲜百合30~6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制作工艺:先将粳米淘洗干净,如常法煮粥。粥熟前加入百合再煮,至熟烂即可(干百合可与粳米同煮)。 效用说明: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凡肺阴不足、劳嗽气喘、乏力、脾气虚弱、食欲不振、虚弱烦躁者,均可服食。 用法:每日晨起早餐食,食用时调入冰糖。
百合蜂蜜
主要原料:百合10g,蜂蜜25g。
制作工艺:将干百合洗净,放入瓷碗内,加入蜂蜜。上屉蒸约1小时取出,晾至温热服用。 效用说明:润肺止咳。适宜于肺痨久咳、咯脓痰、低热烦闷者食用。
益寿银耳汤
主要原料:银耳15g,枸杞子15g,龙眼肉15g,冰糖150g。 制作工艺:银耳用开水氽一下,用清水泡后上屉蒸熟。枸杞子用小碗上屉蒸熟,龙眼肉切丁。取一洁净碗加清水1500ml,置火上烧沸,加入冰糖使其溶化,入银耳、枸杞子、龙眼肉,煮沸片刻,分装碗内食服。 效用说明:补肾滋身,养阴润肺。肺阴不足的干咳、噪咳,虚劳久咳,热病后的津伤口渴、肠燥便秘、虚烦不眠等食用相宜。也可作为高血压、神经衰弱、年老体衰及病后、产后身虚者的滋补膳食。
第五节 冬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冬季,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 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与之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成形胜于化气。冬季养生应根据“万物收藏,肾气水旺”的特点,避寒就暖,敛阴护阳,调和阴阳相对平衡,养“藏”而固肾气,增强体质,防病益寿。 中医素有“虚者补之”,“寒者热之”之说。因此,在冬季应注意温补肾阳。多食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羊、狗肉等温热性食物;还要注意多喝热汤、热茶,以滋补脏腑,驱寒保暖。 温热的肉食有狗肉、羊肉、鸡肉、龟肉、虾等;蔬菜有韭菜、萝卜、木耳、生姜等;此外还有桂圆、糯米、松子、核桃、红茶等。 冬季适当多吃一些这类食物,能够产生很好的保养作用。
神仙粥
主要原料:生姜5克,连须葱白7根,糯米100克,米醋约15克。
制作工艺:将糯米淘净后与生姜入砂锅内煮一二沸,再放进葱白,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发散风寒。适宜于风寒感冒、头疼、发热、畏寒、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恶呕、不思饮食等症。
芡实粥
主要原料:芡实100克(打碎),胡桃肉20克(连皮研碎),红枣20个(泡后去皮、去核),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将芡实、胡桃肉、红枣按常法煮粥,可适当加糖。 效用说明:对冬季脾肾虚损,肾不纳气的虚喘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老年虚喘最宜。
当归羊肉汤
主要原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精盐6克,料酒15克。
制作工艺:将当归、生姜用水洗净,切片。羊肉剔去筋膜,入沸水锅内滗去血水。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备用。取砂锅,加入清水适量,然后将羊肉下入锅内,再加当归和生姜,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入调料,改用小火炖约1.5小时至羊肉熟烂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因血虚有寒引起的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等症。
大麦仁汤
主要原料:羊肉100克,草果5个,大麦仁50克。
制作工艺:将羊肉、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 效用说明:温中健脾,下气消胀。凡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血气生化不充而引起的形体瘦弱,或不能多食干硬食品,或食后脘胀、嗳气等症,皆可辅食此汤。
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
一些急病重症,往往在节气日前后发病,在节气日前后死亡。因此,重视交节前后的自我调护,不但对年老体弱者具有重要意义,对年富力强者也不例外,除了分别根据节气所在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进行调摄外,还须注意下列各点: 1 节气日前后两三天。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熬夜,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过分劳累,尤其不可劳汗当风。 2.节气日前后,要注意情绪的稳定和乐观。尽量避免情绪冲动。 3.注意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外邪侵袭机体。 5 在四立、二至、二分八个大的节气日前后;尤其要十分慎重,年老体弱的人,可适当服些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一些救急药物,应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个人观点 人们的主观意识容易对某些事物形成固定的印象,“这种食物好,那种食物不好”等等。这需要专家正确的引导。 结论1: 没有好的食物和坏的食物,只有适合您和不适合您的食物。 结论2:除某些疾病外,没有不能吃的食物,但健康的食物结构需要合理的搭配。和“吃什么”相比,“和什么搭配一起吃”更重要。 食物有温热寒凉的属性,和气候一样。应该根据《黄帝内经》说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的道理调节饮食。正确搭配好食物更重要。而且要把握好一个“度”。 结论3:平和质的人吃什么都好,这要看您属于什么体质。 “什么体质的人吃”更重要。 结论4:和“吃什么”相比,“什么时候吃”更重要。要结合季节,节气,气候,时间段等因素,这属于顺时养生的问题。 结论5: “怎么吃”更重要:烹饪方法,进食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情志调摄 起居作息 体育锻炼 导引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