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60|回复: 4

草根慈善:终结“郭美美”的可能性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90fba60187190f7a58af19.jpg


                                                                   中大校园里的募捐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吴小攀 实习生 范思思 刘锋 赵斯羽

至今仍在延烧之中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于慈善组织的关注,作为行政级别最高的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总会成为舆论的焦点,善款如何保证能得到善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一些民间团体甚至是个人,以绵薄之力,持之以恒救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草根慈善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众口称誉。

慈善组织的未来走向如何?对于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如何加强监管?民间慈善组织的空间有多大?草根慈善成为一种公民自觉的日常文化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草根慈善发展现状

红十字会、壹基金、杨澜、陈光标、王石、余秋雨……对于某些慈善组织及某些企业或个人的慈善行为的批评之声并非最近才开始,但慈善遭遇如此广泛而深入的穷根究底式的质疑,可能是第一次,“郭美美事件”不过是一个导火索。

与此同时,既无官方背景又无富豪身份的民间自发自助的慈善组织———草根慈善,却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

有新疆“草根慈善家”之称的阿里木10年来用卖掉的30多万串羊肉串赚来的10余万元,先后资助了160多名贫困学生,还在高校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助学金。而台湾的陈树菊是一名女菜贩,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秉持“钱,要给需要的人用才有用”的慈善理念,近20年先后以自己卖菜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款达到1000万元新台币,用于襄助贫困失学儿童、孤儿院、图书馆建设等,她因此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10年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之“英雄”项目。

除了个人所为的慈善外,更有一些挂靠在社团组织里的松散型慈善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广州中山大学2009年成立的康乐缘爱心志愿者抗癌联盟其实相当于一个志愿者团队,它是由研究生会的一些骨干分子发起成立的,并由校团委和研究生院管理处给予指导,并主要保证组织内部日常运作的经费。它至今已捐助了三位患病的同学,并持续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约15万家,虽然与800多家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相比,所募资金比例并不高,但一些草根慈善组织越来越活跃,尤其是在慈善监管及透明度屡受诟病等情况下,草根慈善组织因其透明度与动机的纯正度等因素,相对地比较受信任和褒扬;在目前一些大型慈善组织所无法覆盖的地方,还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民间积蓄多年的慈善能量正在得到释放。发展慈善事业,离不开民间慈善力量、离不开“草根公益”。

草根慈善发展的瓶颈
虽然草根慈善日呈活跃之势,其实,草根慈善同样面临着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
据麦肯锡统计,目前中国内地的慈善系统中,800家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享有80%的慈善资金来源,而民间约15万家慈善公益机构仅占有20%的慈善资金来源。这种不平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现实制约的结果。
草根慈善的优点是独立、透明,又广获支持,这种具有某种天然的不可把控特性,同样成为它不可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民政部部长李立国针对国内慈善现状,曾批评说,有些机关和干部把什么权力都抓在手里,什么事情都搂在怀里,自己做不过来,又不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
6月17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开举行《广州市募捐条例》立法听证会:“是否对红十字会和公募基金会以外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开展募捐活动设定行政许可”?此次听证会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即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多年来包括草根慈善在内的社会慈善发展空间狭小,资金来源短缺,而官办慈善几枝独秀,有垄断之嫌,也因此产生诸多弊端。相关法规的设立,对于草根慈善的未来发展是利或弊,正是争议的焦点。
让慈善成为一种公民文化
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现实层面,草根慈善的发展始终遵循着自身的逻辑,但慈善作为一种文化,无疑是现代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表征。
罗素说:“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当今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可遏制的同情”,对自我完善“不可遏制的追求”和对社会创新“不可遏制的冲动”,使得越来越多民间普通人士投身到公益慈善领域,他们以无私帮助他人为目标,无任何功利气息,平凡中透露着伟大。
所谓慈善其实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情怀,就是人性善的一种表现。北京奥运、广州亚运后,志愿者行动成为一种热潮,义工行动则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发展起来,草根慈善其实与二者异曲同工,既有行动主体的平凡性,也有行动结果的利他性,在这里,没有强制与摊派,完全是一种基于爱心的自觉互助。
每个人都无法自外于身外的社会,当下社会经常被批评为缺乏爱心,充塞暴戾之气,其实每个人都须反躬自省。草根慈善文化就是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内心做起。如果有一天,草根慈善无须倡导,而是成为一种人人施行的自发的行动,就像喝水吃饭睡觉甚至呼吸一样自然,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成为真正和谐的社会。如果草根慈善蔚然成风,“郭美美事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慈善是普通人之间的一个微笑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教授专访
对话
从受助者到帮助人
羊城晚报:作为全民公益理念的倡导者,请您谈谈什么是全民公益?
陶传进:其实,我更愿意把全民公益叫做普通人的公益,或者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公益。不要把公益的门槛设置得太高,那样会让平常人无法享受助人的快乐。慈善是公益的一种,是其中比较基础的部分。
羊城晚报:从慈善的发起组织者的身份来看,慈善是否可大致分为草根慈善、官方慈善、准官方慈善、富豪慈善?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
陶传进:这也是划分的一个角度。其区别在于,草根慈善倡导的是普通的“小人物”也能够从事的慈善,从而,也为他们去帮助人提供一个机会。你能看到,我们实际上是把普通人从受助者的地位,提升到了去帮助人的地位上来。助人者在自我尊严、人生的价值感等方面,都会开始产生变化。
当然你会提出疑问:“小人物”凭什么不帮助别人?而这一问题的答案正是草根公益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仅仅只能通过帮助别人冲一下手,当我们仅仅能够通过一个微笑来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才真正将慈善的门槛降低、进入到了生活的细节,进入到了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中,从而实现相互友好、相互信任、相互微笑中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这一意义上讲,草根公益甚至更是富豪公益、官方公益所无法取代的。
羊城晚报:官方、富豪、草根……谁是目前的慈善主力?
陶传进:显然前二者是。但这也正是我们看到的还不完善的地方。
没必要什么都指望政府扶持
羊城晚报:请介绍一下目前内地“草根慈善”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困难及发展瓶颈?
陶传进:要实现公众也进入到慈善领域,有一种方式是官方与富豪的资金进入到草根组织的手中,后者再自身从事具体公益行动。但目前这种情形并不多。另一种方式是草根组织自己从事志愿者行动,这样的情形也还是不多。虽然在这条道路上,实现普通公众社会价值的潜力巨大。
这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源主要在于社会,没有必要什么都指望政府来扶持。过于指望政府是过去的思维习惯。当然,在目前的困境下,政府适当的帮助性行为还是有益的,更何况社会公众的如此境地,与传统上行政的操控过多有直接关系。
但社会行为也有瓶颈,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整体风气如何改善的问题。我们日常所谈论的相互不信任、怨气满腹等情形,指的都是这一方面。要改善之,需要社会公众更多地结成草根组织、从事力所能力的志愿行为与友好社会性行为。
从“高空”降落到“平地”
羊城晚报:像最近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一样,一些以公益、慈善为名的组织经常成为众矢之的,为什么?
陶传进:这反映出的是社会公众对谁都不信任的倾向,其根源在于长久的行政操控,导致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社会公众的自我表达机会都大为降低,从而大有寻找突破口进行发泄的意味。要想让公益更加原汁原味地做下去,就需要让社会公众有更多的自主行动的机会。
羊城晚报:有某些慈善组织和活动往往遭受质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陶传进:让公益慈善从“高空”降落到“平地”,让更多的普通公众参与进来,是改变目前境况的最主要的出路。
羊城晚报:以平民捐赠自助为特点的草根慈善是否可以成为公益慈善的发展方向?
陶传进:可以,但道路漫长。而且从这里开始,我们才会更清晰地看到,原来更重要的慈善是普通人之间的一个微笑、一个尊重、一个信任、一个友好!
羊城晚报:西方的慈善事业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陶传进:这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没有太大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完全可以从我们自身发掘出来。如果说有科学性的地方,那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来解决自己的社会问题。

90fba60187190f7a596220.jpg

                                                康乐园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成员合影

个案

用慈善营造美好的童话世界

韦慧晓是中山大学康乐园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的发起人之一,像这样的爱心组织在中大校园里有四五个。目前,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正在救助三位患病的同学,还准备帮助更多的患病同学。

一个慈善团队的成立

2009年下半年,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研究生小张被诊断出患了胃癌,系里在同学中进行募捐。韦慧晓也有因父母身患癌症相继去世备受打击的经历,当时她就想:单次的募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汇聚起身边有爱心的人的力量,一定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由此,韦慧晓开始与博士生会、研究生会的骨干们、校团委的老师及研究生院管理处的领导商谈,发起成立志愿者队伍———中山大学康乐园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博士生会和研究生会的不少骨干主动加入到推动这支志愿者队伍行列中;校团委和研究生院管理处从经费上给予保证。

这个社团的组织的管理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团队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秘书处、调研部、宣传部、外联部、志愿者部和医护部六个职能部门;纵向———三大类志愿者:爱心志愿者———每人每天为癌症患者捐赠1元钱;关怀志愿者———通过留言、信件、搜集痊愈案例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鼓励;阳光志愿者———负责团队日常管理。设立五个志愿服务小组:针对目前三名患重症的同学设有三个一对一的帮扶小组,还有一个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医务志愿小组,一个健康咨询小组。目前,团队有六十多名志愿者,从学历上看,博士、硕士和本科各占到三分之一,其中大约有10%是校友或其他社会各届爱心人士。

志愿者生活很开心

作为中山大学康乐园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的发起人之一,除了正常的学业、研究、课题进展推动之外,韦慧晓业余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公益慈善上,而且所交的朋友也大部分是志愿者圈中的,平时交流的也大多是与志愿者相关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非常开心。很早的时候她去了研究生支教团,成为奥运会、亚运会的志愿者,汶川地震期间和同学自发组织去四川做志愿者,还参加一些环保活动,比如在保护珠江的“横渡珠江”活动中做志愿者。今年年初,还特地去深圳参加了全国性的预防艾滋病活动,也是做志愿者。

通过这些活动,韦慧晓发现,慈善团队还是需要骨干去推动,而她个人也慢慢地在这些工作中成长起来,对于怎么去管理好、组织好一个团队也越来越有经验。

到了中山大学,韦慧晓发现这里有很多同学加入了志愿团队,甚至年龄很小的人也在做慈善。做慈善也不仅仅是捐很多钱,作为学生,还没有固定收入,但至少可以助学、捐书、捐旧衣服,甚至从心理上给予支持,等等,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就共同能够帮助一个身边的同学。发现力量的汇集能做大事的时候,就会有更进一步步的想法,想组织起一个团队,去帮助社会,去服务社会。

韦慧晓从小就很喜欢看童话书,童话书里往往描绘了非常美好的世界,这让她保持了一种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她认为,其实每个人都向往这样美好的世界,怎样去营造这样的世界,不能只是去等,每个人要从做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能够帮到别人,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慢慢地,这个世界就离梦想中的童话世界近了……

吴小攀、范思思、 刘锋、 赵斯羽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文中康乐园爱心抗癌志愿者同盟主要发起人韦慧晓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中山大学的一位师姐,她的激励事迹太多,不一一言明,谨以此文激励我们自己现正在开展的“彩虹计划”,感谢每一位朋友对潜山论坛的信任,将每一分资金交给潜山论坛来资助贫苦大学生;感谢论坛工作组的全程策划及协调;感谢版主们不辞辛劳,实地调研,汇总学生信息;感谢每一个为“彩虹计划”操心操力的人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发表于 2012-8-1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慈善最感人。
发表于 2012-8-1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善也是美德
发表于 2012-8-20 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善是一种美德!
发表于 2012-8-2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善也是美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1 16:34 , Processed in 0.08212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