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791|回复: 34

话说湖田“仙人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闻名于世的天柱山风景游览区的东面,地处龙潭乡湖田村境内,有一条通往漆埔村、万涧村及龙潭、森华村的古道,名叫“斜岭”。
斜岭古道从湖田村山脚起步,随着山势弯弯曲曲,时上时下,掩映在绿树林荫里。
无论是春和锦明的三月,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你或与友人、或携带妻子来到湖田,徒步登上斜岭古道,你不但可以尽情呼吸这块氧吧的新鲜空气,倾听各种鸟儿为你唱歌,如果恰逢与湖田人同路,还可以听到一些美丽的传说,如什么“轿子石”、“娘娘脚印”、“棋盘石”呀等等。更为神奇的是“仙人桥”。
提起“仙人桥”虽是个地名,也确实有一座自然石桥。不但造型奇特,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陈氏夫妇,忠诚老实,勤劳俭朴,在当地口碑极好,也积攒了些家产。老夫妇生有三个儿子,他们一心想将三个孩子好好读书,长大好有出息以光耀门楣。适值先父谢世已过三载,按当地风俗,已该安葬。于是请来了一位精通风水的地理先生,想选得一块宝地,来安葬先父以求荫护。
这位风水先生到家后,老夫妇喜出望外,自然奉为上宾。风水先生也天天外出寻地,天黑方回。这样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风水先生也没有告诉他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老夫妇也从来不问,待客照常殷勤小心。一晃已是三年,这年年尾,先生要回家过年,并且说要过三年才来,你要是等不及就请别的先生。老夫妇唯唯诺诺,表示一定等先生,还给了很高的报酬送先生回家过年。
光阴迅速,又一个三年快到了。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风水先生思量先是在他们家住了三年,又等待了三年,如此经得起考验,应该得到这块宝地,于是如约而至。一日晚饭后,先生郑重地对陈氏夫妇说:“从我到你们家来为你先父觅地,一住就是三年,你们既没追问,每天还待我如上宾,从无怨言,确实有情、有义、有德。坟地我在六年前就找到了,只是当时不宜,如今时机已到,今天我就献给你们,为你先父安葬吧!”
陈氏夫妇再三感谢,并讨教安葬日期。
风水先生表情突变,似是痛苦,良久,风水先生方才徐徐道出实情:“此地非同小可。做地理这行,乃我家祖传,听父亲讲,在我爷爷做地理时,曾跟一位老道路过湖田斜岭,行至半腰,老道突然止步,前后左右一顾,再登高远眺,不禁感叹:‘一穴好地,不知将落入何人之手’。”
“我爷爷当即请教,老道说出其形,指点穴位,并牢加嘱咐,不可随意妄动,免落奸人之手。后来爷爷带我父亲经过此地三次,将此地细细告诉父亲;及我长大学习地理一行,父亲又带我专门来过此处,与我再三斟酌,果然大异寻常。此地名为 “梁上燕”并告戒我,非有情、有义、有德之辈不可献出。此地一旦选中为穴,地师即双目失明”
风水先生说到这里,严肃地看着陈氏夫妇说:“你们让我为你们先父寻觅宝地,地点早在我心,我一住就是三年,就是考验你们三年,后三年,你家在乡里的情、义、德我都有耳闻,同时,我家中之事已安排妥当。现在我将为你选择吉日良辰,不过此坟一经安葬,我即双目失明,别无所想,只求你们供养我的后半生。”
陈氏夫妇感激之至,满口答应,不在话下。
陈氏夫妇安葬完先父后,先生果然双目失明,就如约留在了陈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陈家三个孩子先后中举,一个个做了官,果然是家道昌盛。陈氏夫妇依然谨记前言,相待如宾,先生虽已失明,却也心满意足。
岁月不留人,陈氏夫妇先后去世,先生已是风烛残年,一切生活起居全靠人照顾,而陈家已是官宦人家,现在家中是太太、小姐、公子,这样人家,一个非亲非故的糟老头子常年住在家中,还要花钱雇人服侍,有失体面。再者丈夫们在外作官,太太们虽然养尊处优,然天长日久寂寞难耐,知是拜瞎子所赐,渐渐的对先生产生冷淡之意,常出怨言。风水先生心想:此家大数已定,富贵不过是昙花一现,如果再不想个办法,终将把我扫地出门。
一日下午,叫来三位太太,先生说道:“三位太太,老爷们在外做官,公务繁忙,常年不归,只因官位小了一级,不能携带家眷。如今我给你们想个办法,只须将你家祖坟前的横岗穿通,这叫打通关节。保你们三位老爷官升一级,可以携带家眷,合家团聚。”三位太太不知是计,喜上眉梢。
次日,就请来了工匠,找来帮工,七手八脚,不几天就将坟前的大石岗打通,将原来绕岗而过的古石道改成穿洞而过。
过了不到一年,老爷们一个个丢了官被贬回家,成为庶民。奇怪的是,那位风水先生双目复明了,从此不再做地理,隐姓埋名,消失在人海中。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位资深的风水先生路过此地,一看大惊。随后自言自语的说:“好端端的一块风水宝地,怎就让蟒蛇钻了燕窝呢?此坟休矣!”一樵夫打柴正在路旁歇息,闻声抬头一看,一长衫清瘦老人站在洞边坟前一边张望,一边言语。遂问道:“那依现状看来,此处应为何名?”老人端详良久道:“ 就叫‘仙人桥’吧!”说罢,向樵夫道声别,转身拾级而上,霎时不见。樵夫也挑柴下了山。
如今,“仙人桥”依然完好,远近闻名。由于近年来交通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漆埔村、万涧村及龙潭、森华村都修了公路,这条斜岭古道没有了往年的流量。但是“仙人桥”桥洞下,无论是怎样的酷暑,一到那里就倍感凉爽;渴了,有涓涓清泉,甘甜爽口,喝上几口,什么热、什么累都化成一身轻松了。 仙人桥2.jpg

发表于 2014-10-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前年正月拍了一组斜岭照片.请看http://www.qianshanren.com/forum ... ge=1&tid=11091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家乡龙潭有此动人传说而感谢楼主的娓娓道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   好景致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LZ那图上可是仙人桥: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老林 发表于 2014-3-27 21:31
好文字   好景致   顶

前辈过奖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14-3-27 21:37
请问LZ那图上可是仙人桥

由于在外工作没空回家实地拍摄,还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如此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猸子 发表于 2014-3-27 22:33
还有如此美景!?

只要你善于发现美,处处皆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潭人顶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但LZ不能拿别处照片来忽悠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15 15:56 , Processed in 0.08279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