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论坛,潜山网,天柱山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043|回复: 24

潜山和三国那些事之 国色天香大小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即可查看完整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潜山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皖风轻扬 于 2013-6-5 06:31 编辑

    潜阳自古出美女,国色天香大小乔。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郊外,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聪慧过人,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孙策被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二十出头,青春守寡,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
     潜山乃二乔故里,这在史学界本来没有什么异议,但近年来五省七地对二乔故里归属的争夺,却又真实、荒诞,而又轰轰烈烈地发生着。此贴对个中曲直、其中奥妙做一大致概述,同时推荐阅读郑炎贵先生的《二乔故里在潜山》一文。
   和前面几贴相同的是,此文并非严肃性的学术论文,试图用轻松些的笔触,顾及众多读者。然文章事实以史料为据,欢迎方家指教、辨析!

                                 第一回 缘起
              小说PK史书  三国演义惹的“祸”

    二乔故事在晋·陈寿《三国志》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均有记叙,一个真实、一个精彩,小说和史书的PK,其实无需辨析,如易中天先生解三国根本不屑于演义。但就影响力而言,今人多读《三国演义》,看《三国》、《赤壁》等电视剧或电影,即使坛内的文友,读过《三国志》的又有几人?这样一来,是非曲直就有变数了。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有关小乔的记载极其简单、明确。只在建安三年(198年)内,有“(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这里的“小桥”即“小乔” 。《江表传》记载,孙策从容戏言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乔公一跃为国丈,时人尊称为“乔国佬”。凭藉以上简单的记载,不会有以后关于二乔的争论。
    周瑜、小乔故事的传流,与《三国演义》围绕铜雀台故事对他俩的精心编排与渲染有关。《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少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邺郡建台。这是建台之缘起,与周瑜、小乔一字无关。第四十二回叙曹操得荆州后,欲领兵百万南下,约孙权“共擒”刘备。一时孙吴主战、主和,沸沸扬扬,难以主张。第四十三回叙:经鲁肃与刘备、诸葛亮的合谋,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亲见孙权,以陈利害,坚定孙权联合抗曹。
    全书到了第四十四回,周瑜、小乔才与铜雀台有了联系:周瑜星夜赶回柴桑,紧急约见孔明。此时的周瑜虽是决心抗曹,但对联合刘备却存戒心,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试孔明;而孔明却趁机用激将之法假意劝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孔明佯装不知大、小乔为孙策、周瑜之妻,接着说道:“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周瑜岂信孔明之言,问:“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又言,操曾命子曹植作《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为了证明孔明所言是实,瑜又问:“此赋公能记否?”孔明越发大展才智,当着周瑜、鲁肃之面背诵该赋时,巧妙地添油加醋,着意激怒周瑜。其中有句为:“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演义》所录孔明背诵之《铜雀台赋》与曹植原作之《登台赋》真伪杂糅。又桥本小乔之姓(汉时桥、乔通用),孔明背诵之赋所加内容,明以连接玉龙与金凤的二桥,指谓大、小二乔女。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自此,便坚定孙刘联合抗曹的决心。
    二乔在《演义》中从未登场,只是虚出。但小乔的国色天娇与其在周瑜、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却被展现无遗。书中绘声绘色而又极具传奇性的描述,既说明了瑜、乔的爱情,又给后世民间增添了关于他俩之间姻缘佳话传流的内容。
    《三国演义》说乔玄是二乔之父,被称为国老,居于南徐(镇江),该书五十四回“吴国太佛事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又详细传叙述了乔国老助成刘备、孙尚香的婚姻。这实是后世有关大小乔故里争论众多的重要原因。

                      第二回 纷争
               学术or利益   五省七地起硝烟

    随着三国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大乔、小乔的故里之争此起彼伏,波及范围广、参与方多、利益纷繁复杂、场面波澜壮阔,媒体炒作更是火上浇油。烽火连贯东西,至今不息,涉及五省七地:除潜山外,还有湖北嘉鱼县、河南商丘市、湖南岳阳市、浙江义乌市,以及安徽的庐江、南陵。各自依据的逻辑,从“二乔”的姥姥家到“二乔”老爹的祖籍地,再到“有墓即故里”,围绕故里争夺所开展的项目建设,从顶级的商务会所到采摘瓜果的农家小院,旅游创意从观光游、温泉游、会展游到购物游、农家乐,不一而足。
    湖北省嘉鱼县在当地三湖温泉景区里,塑起“二乔”雕像,宣称嘉鱼乃是二乔姥姥家之所在,“二乔”父亲乔玄的结婚之地,二乔出生地,打出“二乔故里”招牌。
    浙江义乌赤岸镇称“二乔故里”是本地的农庄,“二乔”变成了农家丫头! “二乔故里”成“农家乐”,故里变“农庄”!
    河南商丘则主打本地是二乔父亲乔玄的祖籍地,女儿二乔的祖籍当然要随爹。这个逻辑虽然纠结,但商丘始终豪气干云。  
    湖南岳阳、安徽的庐江、南陵的逻辑为“有墓地即故里”,在此逻辑之下,三地遂“倒腾”出本地的“二乔”墓地,这使得舆论哗然,“二乔”竟分葬于三地!
    实质上,这并非一场学术争论,而是地方利益之争。历史名人是一种稀缺资源,炒作名人、吸引眼球、发展旅游、拉动经济,是这一场论战的终极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争论是多赢的,没有输家。潜山是真正的二乔故里,是受害方,争论客观上却增加了潜山知名度,所以没有必要视自己如苦主,这需要开阔的思维,是一个多么奇特的现象!潜山的态度是:“二乔文化可分享、二乔故里属潜山!”2010年,媒体报道潜山、嘉鱼、义乌三地握手言和,共享二乔资源。
    不料风云突变!在所有参与方中,最无厘头,最不靠谱的是浙江义乌,然而他们却率先行动,进入实质操作,建设占地300亩的二乔故里风情休闲园,申报二乔故里图文商标。这体现了浙江人的市场意识,如果申报成功,对潜山利益会构成重大侵害!潜山的领导和文化界均高度重视此事,向国家工商部门提出申诉,期待工商部门还潜山一个公道!

                         第三回 焦点
                乔玄not乔公 一个疑团当释明

     湖北省嘉鱼,河南商丘,一个说是乔玄的丈母娘家,一个说是乔玄的祖籍,从而附会本地是二乔故里。这两个说法有一些蒙蔽性,但如果大小乔的父亲不是乔玄,此说不攻自破!
    事实正是如此!“乔公即乔玄”的说法历史上一度盛传,缘于《三国演义》的流行,其实以讹传讹。乔公名字不考,乔玄确有其人。乔玄,字公祖,汉末名臣。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汉末一显赫人物。“玄以光和六年(183年)卒,年七十五”(《后汉书》)。
而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是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此时乔玄已死去16年了。《三国志·魏武帝纪》:曹操于建安七年(202年)屯次乡里(安徽亳县)时,曾遣使北去睢阳以“太牢”祀乔玄陵墓。则知,乔玄墓是在睢阳,不在潜山。
   中华书局版《三国志人名索引》断然将乔玄乔公条分立,全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一书亦断言“乔玄非乔公”。易中天也确认乔公并非乔玄,易先生的理由有二:1、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流离:乱世中没有固定住的地方,如是太尉桥玄之女不会这样。2、小乔是181年左右生的,桥玄是109年生的,看岁数就知道不可能。
    可以说在史学界,“乔玄非乔公”这一论断在当今是共识,并无多大争议。这样一来看官就会知道,嘉鱼、商丘与大小乔只有传说和演义中的联系,实际上没有瓜葛。
    至于二乔墓在何方,在周瑜家乡庐江,还是南陵,抑或岳阳,史学界并无定论,综合现有史料判断,笔者倾向于庐江说,出嫁女葬于夫君家乡是可信的。然有墓并非就是故里,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第四回 传承
                文字and遗迹 千古争说大小乔

    在今潜山县城东北新区,原梅城镇王湾村有一片被荒弃的农场院落,田畴一隅静静地座落着一口孤井,一旁立有潜山县政府文保单位碑,这里便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胭脂井。《安庆府志》载:“汉末乔公有二女居此,皆国色,孙策克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二女以残脂粉投井中后,井水带脂粉色,故名胭脂井”。
    1995年冬潜山县文物管理所在县城东北广教寺遗址附近发掘出此井,同时出土了部分文物,找回胭脂井石阑和碑,石井阑上依稀可辨“建康元年二月”六字。井碑题刻为《重修胭脂井亭记》,系光绪七年潜山知县陈慎容所撰,碑文记载知县大人闲暇之余“披图史”、“出郭北”寻访乔公故址,找到乔公墓、胭脂井,派人疏浚并重修井上秀英亭的经过,此碑现存潜山县博物馆。同时期被抢救收藏入馆的还有乔公墓前神道上的石人石兽等文物。民国《潜山县志》载,潜阳十景之一的乔公故址尚存“桥公亭”、“桥家故井”、“秀英亭”、“桥公墓”等遗迹。
    二乔故事,英雄美女,文人骚客竞相书写,诗文不断。
    唐代杜牧《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同苏子平李德叟登擢秀阁》:筑屋皖公城,木末置曲栏。岁晚对烟景,人家橘柚间。独秀司命峰,众口让高寒。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衰怀造胜境,转觉落笔难。苏李工五字,属联不当悭。 诗中所点皖公城、司命峰、二乔宅、三祖山皆为天柱名胜,与今日潜山县城所见相符无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明代高启的《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电视剧《天仙配》、《孔雀东南飞》曾经热播央视,其作者熊诚近年写下一本影视巨作《大乔小乔》(笔者有幸获赠一本),计划拍成40集同名电视剧,潜山县的二乔影视城项目也已规划,此剧进度暂缓,作为潜山人,期待能尽快建设、尽快拍摄!
    天柱山脚下一位民间歌手写下一首歌词,颂唱大小乔——
    一柱擎天高,皖水迢迢。依稀凤凰坡上梦,化作云烟上九霄。世人称赞乔国老,育二女绝代双娇。倾国倾城美容貌,不让须眉半分毫。与孙郎、周郎相伴相环饶,却无缘携手同登奈何桥。世间姻缘知多少,都付江水浪滔滔。至今皖国故里,人人争说——大乔、小乔!

(借用潜山图书馆图片库照片,作者不详,望坛友告知。)









胭脂井.jpg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皖风老师用心了,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严谨。
如此看来,潜山是二乔故乡无疑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皖风先生花了功夫做了核实,写得有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前听郑主任讲过二乔故里之争,又有幸拜读皖风老师的国色天香大小乔,长见识了。感谢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雀台两桥与大小乔之“乔”在那时候是共用的,如果三国演义中确有其事也不过是被诸葛亮利用以激发周瑜的血性!后来更是被文人骚客们添油加醋脍炙出一些不朽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正想写一篇关于她们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经据典,获益良多。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作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乔故里在潜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真是门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潜山论坛 ( 皖ICP备19002730号-1 )
法律顾问 涂有根 网站举报电话 0556-8281111 网站举报邮箱 124200840@qq.com

GMT+8, 2024-6-1 12:10 , Processed in 0.086568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